吴庆云说要复读,非得考上大学不可。而他哥吴庆雨多了个心眼,找到吴庆云的同学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家族寄予厚望的弟弟在学校不刻苦学习,还经常旷课在寝室睡大觉。
听说吴庆云还要复读,吴庆雨对爹娘说了,吴庆云想复读他没意见,就是得分家单过。
要不把吴庆云分出去,想咋复读咋复读,要不把自己一家分出去。
吴庆云的爹娘大骂吴庆雨不孝顺,要到大队告他。
吴庆雨给他爹娘讲了他打听到的情况,并且说不相信他们也可以找个人打听一下,反正跟吴庆云做同学的也不是稀有动物,还能找不到?
听到吴庆云在学校的表现,老两口也傻眼了。
一颗心全部都放到这小儿子身上,为了供他读书,老大家的孩子都没有读书,就指望这个小儿子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
结果高考没考上大学,他想复读,还认为高考太难了,还扬言一年考不上,再读一年呗,古代考进士还有考到七老八十的。
听到这个家族寄予厚望的小儿子在学校竟然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老头怒火攻心,气的晕倒了。
又一阵鸡飞狗跳,听到老爹不行了,吴巧云也慌忙赶到娘家。
看到大姐回来了,这个小弟弟痛哭流涕,说自己基础牢固,这半年有点懈怠,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大学,到时候一家老小跟着享福吧。
把爹娘又说的心思活泛了,小儿子今年没考上大学,要是回家务农那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挣工分都费劲。
要是复读一年能考上大学,也不枉费一家人这么多年的付出,况且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只不过这半年贪玩了,要是下一年长心了,还是能考上大学的。
老头问老大吴庆雨啥看法,吴庆雨是坚决不同意他弟弟复读,他已经把这个弟弟看透了。
这个败家玩意自私自利还贪图享受,好吃懒做,别说他考不上大学,就是考上大学也不会管自己这个哥哥一家死活。
吴庆雨这次是说啥都不同意他复读,不行就分家。
吴家全靠老大两口挣工分呢,要是分家了指望这个吴庆云,一家人喝西北风吧!
所以吴老头知道这个家不能分,特别是老二考上大学前不能分家。
退一步讲,就是不复读了也得把老二娶过媳妇才能分家,不然指望自己老两口,老二媳妇都娶不上。
吴老头又把注意打到这个大闺女身上了,就老二复读的问题问吴巧云的意见,吴巧云支支吾吾没法说。
她被自家男人一通闹腾,又被大队干部刘兰英一通训斥搞怕了,也意识到婆家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要是再不顾及韩思国的想法,肆意妄为,万一韩思国不要她了,非要离婚,她可就麻爪了,现在有哪个大队能有小码头大队享福?
这种女人脑子都不笨,就看她用到啥地方了。这不亲爹一逼她,她说这是娘家的事情,她一个出门闺女没有资格管,劝老爹还是和他两个儿子商量。
老头又晕倒了,这次看来是真气晕了。
不提吴圪垱吴家怎样闹腾,小码头大队那套种的五亩西瓜头茬瓜已经熟了。
韩思正摘了两汽马车足足一万斤西瓜,韩述平赶着马车直接到城里找到机械厂王科长卸下来一车,又到化工厂卸下来一车。
韩述平拿着一千块钱回家来了。
韩述苦亲自往公社赵庆东那食堂送了十个大西瓜,有二百斤重,不要钱,让公社大院的领导们尝尝鲜,有职工需要西瓜的,等几天就送过来一车。
去年韩述苦种植了十亩西瓜,收入六千五百块钱,今年种植了十五亩西瓜,有五亩地是麦地套种的,栽种早,要比十亩地麦茬西瓜早近一个月。
韩述苦这样安排基本上能保证这十五亩西瓜陆陆续续卖个近两个月。
在今年这个灾害最严重时期,城里人是有钱买不到东西,啥都限量供应,在城里上学的农村学生都遣返回农村就食了,可见粮食供应有多紧张。
小码头大队的鸡鸭兔肉,鸡蛋鸭蛋那是供不应求,韩述苦计划把库存的十来万斤小麦到城里面粉厂加工面粉陆陆续续投放市面上卖钱,大队也吃不了,又占地方,秋收后还得腾仓库。
想到就行动是韩述苦的个性,他是能行动不哔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