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草原歌声
大队的钱只有一千是购买牛马的公款,韩述苦想着跑这么远也不容易,就先把私房钱垫付一百七十块钱。幸好在红焖市临上火车前和周安林又搞了一票,否则还没法垫付呢,要不然只能少购买了。
谈好购买数量,价格,韩述苦也是利索,直接把这一千一百七十元钱缴给了格乐公社领导巴特尔,巴特尔到公社去开据收据,再给韩述苦开一份介绍信,好方便韩述苦返乡。
两份文件都盖有格乐公社的印章,这是韩述苦回去下账的凭证。
牲口是买好了,可是怎样运回去大伙儿有了争议。韩述苦想骑着扎那把这群牛马赶回去,其实就是想在路途中偏僻地方直接放空间里面,骑着扎那就回去了。
巴特尔不支持他这样做,说马匹轻装长途奔跑,一小时就二十公里,一天连续跑五个小时就不错了,过度奔跑,后面几天会乏力,需要修整好多天才能缓过劲来,一时不察还可能把马废掉。
牛可没有这个速度,根本就跟不上马跑的速度,一天跑五十公里就不错了,正常就是三十公里。
并且这途中怎样给牲口喂草料?巴特尔建议用火车运输,就是没有牛肉干市直达红焖市的货运列车,必须在烤鸭市火车站换乘。
巴特尔告诉韩述苦,他购买这些牲口的价格只能是草原上牧场的价格,要是在内地,加一倍都不一定买的到。
为啥草原上牲畜这么便宜?原产地嘛!并且实在是不好往内地卖,运输太麻烦呀!
韩述苦也麻爪了,要是自己骑马赶着牛马回去,理论上得走一个月才能到家。要是用空间收着,骑着扎那赶路,十天差不多就到家了。
假如用空间里面的马与扎那替换赶路,估计五天到家。就是不知道空间里面的马让不让骑?
但是,必须得用理论上的方法才行啊,不然自己赶着牛马群,几天就到家了,就是抄近路也不行呀!谁家的牛能几天走千里?
唉,必须得用火车运输,可该咋办理手续,能不能办理好,韩述苦也是八窍已通七窍,一窍不通呀!
无奈,还得麻烦格乐公社领导巴特尔。巴特尔听到韩述苦采纳他的建议很是高兴,认为这样才能把牲畜安全运送到地方,韩述苦那种赶着牛马走,还得专门配备装满草料的大车,途中还得有住宿的车马店。
这时代可没有私人车马店,国营的出了草原地区,到内地有国营的车马店也寥寥无几,都不一定找的到,纯粹是瞎胡闹嘛!
他表示向上级报告,请上级联系火车站货运。
旗里得知格乐公社一下子卖出去二十一匹马和四头牛,也是高兴,这充分说明基层群众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嘛!
上面表示联系货运没问题,在公社等消息吧!
在草原等消息,韩述苦也没有事做,就央求朝鲁带着他在大草原上骑马欣赏美景。逐渐能骑着扎那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了,这次是真的奔驰,不是赝品。
韩述苦已经掌握了随马起伏的技巧,骑着扎那飞奔已经没有问题了,就是不能得瑟,老老实实的趴在马背上,全神贯注的驾驭扎那奔跑,不会像朝鲁那样搞好多花活。
在辽阔草原上奔跑过程中,韩述苦真正体会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真实写照,尽管还没到盛夏,草原上的牧草还没有长那么高大。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韩述苦的兴致,蓝天白云,绿草地,成群的牛羊,晨暮的炊烟,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神清气爽。
韩述苦重生以来,看着小码头大队群众生活的艰辛,看到四小只那面黄肌瘦的样貌,不知不觉中给自己背负了重担,那是一种枷锁,是责任。
驰骋在辽阔草原的韩述苦,心里极为轻松,情不自禁引吭高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韩述苦骑在马背上飞奔,吼出了这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陪同韩述苦飞奔的朝鲁一听,顿时觉得这首歌就是专属蒙古草原的歌曲,是长生天对草原牧人的恩赐。
激动的俯身抓住扎那的缰绳,慢慢停了下来。然后邀请韩述苦下马,把刚才唱的歌曲,再唱一遍。
韩述苦知道自己得意忘形了,把后世一首草原金曲唱出来了。
唉,对不住德玛了,剽窃你的成名曲子。
唉!文化上的事咋能叫“剽窃”呢?那是“借鉴”好不好?
看着朝鲁殷切的目光,韩述苦心一横,不管了,都是你们草原上的事,我就是个搬运工。这种自欺欺人的思维方式让韩述苦心底的那丝剽窃的羞耻感也不翼而飞。
带有草原上那特有的绵长悠远,高亢嘹亮的声音响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