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真要说这样。
那陈牧干嘛不直接什么都不塞?
那岂不是立马的那么大的洞,保存的空气会更多?
说白了。
就是一个量的问题。
木炭灰很细,而且经过反复碾压之后,每个灰尘直接的缝隙,几乎已经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虽然对人来说已经是忽略不计了。
但对空气来说,就是还有缝隙。
而这些狭小的缝隙。
就是陈牧储存空气的地方,细小的间隙,能够很好的把控住空气的量不变多。
外加一旦空气进去。
想要流出来,也很慢。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不断给火焰续命的装置。
在加上等会,做好的盖子。
双重续命。
而且每个地方进入的空气,都仅仅是一丁点。
刚好能达到,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火苗燃烧的空气。
这样一来才是一个火折子的真正制作完成!
不然。
上面说了,木炭灰换成别的。
也可能导致空气太多。
然后引发火苗,直接干坏火折子。
其实这都是一环套着一环的。
陈牧也知道,每个东西的重要性,他才不会白白的在没有任何作用的地方上浪费功夫。
一旦下力气去弄的东西。
肯定都是在最后成品出来之后,有大用处的东西。
想到这里。
陈牧也不在墨迹。
直接就开始找着能够合适制作盖子的东西。
当然了。
这个东西也最好是木头。
只是,不是之前的树皮,也不是说什么纤维很大的木头。
就像是一些木头,哪怕你给他打磨的在圆滑。
他的纤维很大。
你总是能够顺着一根纤维,让一个圆滑的木头多出一道缝隙。
这是陈牧不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那些小纤维的木头。
这样弄出来盖子。
能很好把握好度数,外加使用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的容易损坏。
其实竹子就可以。
但必须得找一个跟火折子大小一致的竹子。
毕竟要掌控好大小的量。
大一点不行,小一点也不行。
而且,取竹子也不是要的竹子片。
而是竹子每个只见的那个节点。
如果把细小的节点,再稍微多一点点砍断。
那这东西。
就是一个天然的盖子。
就是,陈牧感觉跟火折子大小的竹子,好像有点难找。
因为火折子的大小差不多是一个木纸筒大小。
而竹子呢。
因为这是一个无人的荒岛。
所以那片竹林的竹子,长得都是非常的粗。
根本没有那么细的。
虽然有新竹子。
长出来,但要不就是太细。
没有长到时候。
要么就是不能用。
真正要找到一个跟火折子大小一模一样的,这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
这点难度算的了什么?
陈牧犹豫都不带犹豫的,比起让他直接去做出来盖子。
他还是感觉,找到合适的竹子,直接当成盖子的方式更好。
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制作失败。
但如果一旦找到合适的竹子。
那那根竹子,完全就直接能当做盖子用。
只需要稍微精修一下。
根本不愁他损坏!
说干就干!
陈牧不再犹豫,直接就拿着石斧奔向了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