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侍卫迟疑,小丫鬟梨花带雨地求他,又说这是伍嘉琪给永定候的信,信中只有报平安的话,怕侍卫不信,还将信打开给他看了。
见信中果然只寥寥数语,都是说在府里一切安好的,让永定候放心的话,侍卫也就信了。
他哪知道,这信只要放在烛火上一烤,就能发现内里另有乾坤。
信到了永定候手上,他哪里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娇生惯养的女儿会费尽心机送出一封信,却只是为了报平安的,于是用了从前约定好的传达不便消息用的方式,信中的内容让永定候吓得差点把信给烧了。
他那个女儿他知道,是有点小心机,但也就限于在后宅争斗上,若说她有什么大的谋算,不是当爹的小看她,她还没有那份心气。
但这信里写的是什么,让他私下去联系相熟的官员,说服他们在朝堂上为云韶鸿说情,既然幕后主使成安候等人已死,陛下仁慈,又念在云氏子嗣不丰的份上,应将云韶鸿放出来,哪怕是发配封地也好……
永定候是真胆小,且也觉得这其中看不出什么对他有利的东西来,至于后面承诺的事成后如何如何。他选择视而不见,都是空口白话,看不见摸不着的。
云韶鸿现在一庶人,连他都比不上,也就是投胎投得好,否则做了逼宫造反的事,早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了。
还给他承诺什么加官进爵,女儿往后的荣宠什么的,他永定候是怂又不是傻,这话拿来忽悠他,他是被忽悠大的?
谁不知道他永定候在陛下面前不得脸,又没什么本事。
这都到了找他办事的地步了,二皇……云韶鸿还能再如何蹦跶?也是穷途末路了吧!
还封地呢?一个庶人哪来的封地,这意思还要陛下恢复他的身份,再赐片封地给他!
这是做梦没还没醒呢吧,自己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不清楚啊?
拿他当大傻子忽悠就算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拉他下水,不让他好过嘛!
加官进爵,他好好的侯爷,也不比别人差多少,老老实实保住眼面前的爵位就好,再多的……想想前些时候被大理寺查得个底儿掉,他怕!
心里害怕,再加上怀疑这不是女儿能写出来的东西,就算是,也只能大义灭亲一回了,谁让这信里的内容都是要害他的话呢。
所以,信被送到了云武帝面前。
原二皇子府里的人大概也没想到永定候堂堂侯爷会如此胆小,寻常人收到这样的信,就算不愿意做,也是把信毁了吧,毕竟他还有个女儿在其中,毕竟他身上还有与云韶鸿勾连的嫌疑,不为女儿着想,也该为自己着想吧。
大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想法没有共通性吧。
伍嘉琪大概也没想到会有人黄雀在后,她只想自己能脱离苦海,可没想过要挽救别人于水火。
云武帝听罢长舒了一口气,若只是这般,那就简单了,看来如今的生活是太安逸了,所以才会让人生出不该有的想法,果然还是他太过仁慈了,还留什么小丫鬟?住从前的皇子府?正是这些优待,才给了人假象吧。
但为免这只是障眼法,还是让所有派去各处盯着的人不要掉以轻心。
原二皇子府里三个主子都在焦虑地等着来自府外的回复,却在这天早起小丫鬟去探听消息时,发现守在门口的侍卫换了。
新来的侍卫铁面无私的样子,小丫鬟问什么都不答,还让她回去乖乖待着别乱跑。
小丫鬟心里发慌,收了脸上的笑容,脚步匆匆赶回去把这消息报给主子。
三位主子都知道了。
只是各人心中所想却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所担心的问题就是,难道送出去的信被发现了端倪?
很快他们就知道答案了。
当日下午,府里来了人,传陛下口谕,云韶鸿及其两位妻妾既为庶人,不适宜再使唤奴婢及住在原二皇子府,鉴于目前没有合适的居所,三人暂时迁居兰园。
三人听了口谕面面相觑,三人共同迁居兰园?
那兰园名字听着好听,其实不过是当初二皇子府的一处小院落,原是备着作往后妾室居住的地方。
因云韶鸿那时府中还没有姬妾,所以院子也没怎么收拾过,要住人也是可以的,只是那条件跟如今他们所住的地方简直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