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啧啧……这胆子也太大了!
突然,又意识到他们看的也算是自己的热闹,他们也是直接间接被影响到利益的人,几人又不淡定了。
周建博竟不知道,他这个妹妹背底下竟然做了这么多事,一时之间竟仿佛不认识她了似的。
周元昌不知是不是看到了那一丝窃喜,或者是看到几个兄弟子侄的眼神。
慢悠悠接着开口,“至于她,陛下罚她去城外宁德庵自行忏悔三年,三年内不得归家,不许带丫鬟仆妇,家人不得探视。”
话音落下,周家众人似是已经被刺激了太多,已经接受良好了。
也许是与周家的损失相比,这已算不得什么了。
更甚者,虽然作为周家人,但周曼青作为周家受罚的始作俑者,他们觉得这处罚太轻了。
只除了周夫人和周曼青本人。
周夫人先跳起来叫道:“三年?还不许带丫鬟仆妇?宁德庵那等苦修之地,青儿从小娇惯着长大,她如何受得了啊,国公……侯爷就不能请陛下网开一面吗?”
那一声没叫出来的“国公爷”,再次刺痛了周元昌的心。
“你嫌处罚重了,我还嫌轻了!要不你去问问陛下,还可以用成安侯府的什么东西来给她减轻罪责?”
想到罪魁祸首不过三年的苦修,就能免了她的罪,成国公府的爵位是祖辈多少年多少心血得来的!
周曼青先前还在为逃过一劫而暗自窃喜,现在再听见宁德庵,无疑是晴天霹雳!
只是还未等她开口,周夫人已经率先叫出来了。
看父亲这反应,周曼青意识到她已经没得选择了。
若是以往,父亲和哥哥肯定舍不得她受苦。
但是相对整个周家来说,她一个周曼青,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今连父兄也不站在她身后了,也只有娘亲还在,可娘亲做不了父亲的主啊!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她如今十六岁,正值豆蔻年华,三年后她都是十九岁的老姑娘了,还能找什么好人家?
且陛下下旨让她去宁德庵苦修,可以想见她以后在京都的名声。
关系到她本身的利益,周曼青头一次追悔莫及。
周曼青眼中渐渐露出绝望,往前膝行疾步来到周元昌身前,眼泪如溪水般哭道:“父亲,大哥,你们帮帮我啊,我以后一定柔顺乖巧,再也不惹事了……”
周元昌和周建博撇过头去,这不是他们想帮就能帮的,陛下当着那么多朝臣下得旨意,又岂是轻易就能改的。
周夫人眼见着无望,奔过去抱着周曼青失声痛哭起来。
但周家男人看在眼里,却没有多少情绪,连面子功夫都懒得做了。
甚至有觉得周曼青害人害己,都是活该的。
周元昌听得不耐,叫人过来把周曼青带回她院中好好看管,不能出任何事。
第二日一早,成安侯府派了一辆马车,周曼青由府中侍卫和一个嬷嬷一起送往城外宁德庵。
随行的只有一个小丫鬟。
那小丫鬟还是周夫人哭求周元昌,这才勉强跟去,却也只能在宁德庵待三日,待三日后周曼青稍微适应宁德庵的日子后,这小丫鬟就要回成安侯府。
周曼青昨晚闹了一夜。
她不甘心就这般被送去宁德庵,父亲他们肯定还有其他办法挽救如今的局势。
宫里不是还有当贵妃的姑姑吗?
姑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帮她说句求情的话,这样的小事,陛下怎么也得给姑姑面子吧?
不然还有表哥二皇子,如今的朝堂上,还有谁比二皇子更尊贵的。
他们只要愿意帮她,她就不用去宁德庵了。
可她视为救星的丽贵妃和二皇子,一直到她今日被拖上马车,也不见半个人影。
二皇子如今不仅恼周曼青,就连成安侯府也恼上了。
在他看来,周曼青做了这么些事,周家怎可能不知道?
周曼青确实也做过一些事,而御书房里周元昌说的话,无非是在给成安侯府开脱,把周曼青推出来当弃子罢了。
他恼周家做了这么些事,却把他瞒得好好的。
如今事情闹出来,牵累得他既丢颜面,又损失惨重。
有这样的外家,那些朝臣会如何看他?
那些老狐狸,没有错处都要给你鸡蛋里挑骨头,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把柄,那就更是……
想想即将到来的朝堂上的热闹,二皇子闭了闭眼。
这段时间,立太子的话题就更不能提了。
什么都在朝着期待的相反方向急速发展,二皇子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去做做法事去去晦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