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天宴会的主角,花酿也只是在宴会开始的时候露了一下面,花语枔和花重冘没有没有带着她去应酬的打算,花酿自己也没有这样的想法,她一直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待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个宴会很愉快的结束了。
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时间,花酿和孙怡君之前就约好了,她们不要父母亲人送,选择了自己去新学校报到。
能成功被这个专业录取,花酿肯定之前就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开学第一天,看到公安大学的校门还是激动了好久,不自主地肃然起敬,远观后小心迈向它,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敬畏、什么叫自豪。
花酿是刑侦大专业里的刑事犯罪侦查方向,学校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是专业特别难学。
这个专业在理论课程设置上,以刑法、刑事诉讼法、侦查措施、证据法学、刑事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犯罪现场勘察、刑事犯罪情报、刑事技术、预审学等为主,这些课程没有哪个是简单的。
虽然很不容易,但是在学习这些理论课程的过程中,花酿还是收获了太多生动有趣、令人难忘的体验。
有一门专业必修理论课程是叫《侦查制度》,里面有一个单元是“诱惑侦查行为”,花酿对这个单元还蛮有兴趣的。
一开始,花酿以为“诱惑侦查”和“钓鱼执法”应该差不多就是一个意思,但是真的了解学习之后,才知道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在国外又被称“警察圈套”,是指由侦查人员设置圈套或者诱饵,暗示或诱使侦查对象暴露其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行为,待犯罪行为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抓捕被诱惑者。
根据被诱惑者在被诱惑之前有无犯罪倾向、犯罪意图以及诱惑者在犯罪实施中所起的作用,诱惑侦查划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两种。
“犯意诱发型”是指诱惑者对无犯罪意图的人实施诱惑,引诱其形成犯意,并促使其付诸实施;“机会提供型”则是指被诱惑者已有犯罪倾向及意图,诱惑者只是强化其固有的犯罪意图,促使其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中的被诱惑人具有犯罪意图,侦查人员的诱惑行为只是强化了被诱惑者的犯罪意图,而不是诱使其产生犯罪意图,这一点与“犯意诱发型”侦查不同。
而“钓鱼执法”是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这跟诱惑侦查里的“犯意诱发型”非常相似。
“钓鱼执法”降低了执法的成本,由于它的执法模式的特殊性,可以使得执法人员能够深入到违法犯罪的活动中掌握第一手的犯罪证据,并且明白违法行为发生的完整行为模式,而且能为拘捕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