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随着一声闷响,观众席都灯光关闭,整个剧场只有舞台这一出亮着光,
松似月看着黑压压都观众席,突然愣了一下:“有人点灯?”
谭坊也是一愣:“不能吧,我怎么不知道?”
随着松似月的目光,谭坊也看清楚了,上下三层的观众席漆黑一片,只有二楼最中间的包房门口,缀着一盏红色的小灯,分外显眼。
两人面面相觑,谭坊脸色“唰”一下变了。
别看现在娱乐圈的演员们一个个优雅高贵,星光熠熠。
时间后倒退五十年,这些行业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下九流。
可就算再上不得台面的下九流里,也有那么几个可望不可及的腕儿,多少人豪掷千金,只为了博美人一笑。
然而,美人赏脸肯笑倒还好。
如果不笑,可不就下了客人的面子?
遇到宽宏大量的客人还好,可如果遇到那种心眼小的,免不得闹难堪。
因此,行业里慢慢就兴起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一场演出,主办方都会在最好都位置上放置一盏红灯。
只要有人点灯,不管多大的腕儿,演出结束都要给面子,规规矩矩过去敬一杯酒。
当然,这灯也不是谁想点就能点的。
以前的演员收入主要靠客人打赏。
这红灯一点,就意味着点灯客人一个人的打赏,必须在其他所有客人打赏总金额的基础上,乘以二。
随着行业的发展,剧院的演出逐渐由打赏变成了卖票。
这个规矩渐渐被人遗忘。
但是很多从事这一行业时间长的老艺术家,还知道这个规矩。
谭坊修建南湘剧院的时候,别出心裁,故意保留了这个特色。
在二楼最黄金的位置有一个VIP包厢外面挂了一盏灯。
一般不对外,只接待极少数身份特别的大人物,普通人就算再有钱也坐不进去。
能坐进这个VIP包房的人,一般都掌握着行业的铁榔头,这些人一般都很低调,即使出得起这钱,也不会这么张扬。
因此,南湘舞蹈剧院从创建开始到现在,这盏灯从来没有亮起过。
谭坊一边往VIP包房疾走,一边问宋秘书:“那灯是谁点的?”
宋秘书摇头:“客人进去后就没有再出来,也不要任何人进去服务,说只想好好看演出。”
谭坊的汗一下就下来了。
场馆三层,这次演出票没有涨价。
整个场馆可以容纳三千人左右,零零总总售票金额六百万上下。
即使翻倍也才一千二百万。
今天,他特意邀请了很多有头脸的老艺术家来给松似月的复出捧场。
松似月如今是舞团首席,又是他的爱徒。
为了一千二百万,让松似月去敬酒讨好客人,这事传出去,他岂不成了业内的笑话?
再说,如果那客人是个讲道理的还好,万一还有别的非分之想那可怎么收场?
谭坊又急又气,只想找个弹弓,把那该死的灯给打下来。
宋秘书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团长,要不我去想点办法,把那灯搞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