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第一百七十九章 解缙被贬

“爹,不好,一点都不好”朱高煦连忙笑着,要是对他好,怎么不把太子位置给他,那才是对他好,不过他也不敢说出来。

“哦,我对你不好?朕这般还不好,怎样才算好,你来说说,要不要把你大哥废了,储君给你”

“这不好吧”汉王闻声,楞了下,开口笑道。

“也对,这样还不好,这样吧,这皇位过完年直接禅让给你,我后宫的小嫔妃也给你算了,我和你娘当太皇太后”

“爹,嫔妃不用了,你老享受就行了”

汉王听着朱棣的话,已经是想入非非了,朱瞻壑在一旁表情几度变化,想踹他两脚心都有了。

“你他娘的还真敢想啊”朱棣一脚踹在汉王肩膀上,顿时间将他拉回现实。

“爹,这不就想想嘛?”

朱高煦一脸委屈。

“哼,今日之事其中恐怕复杂得很,朕不想追究,而你,过完年我给你三万水师,滚去海上面给我抓倭寇,最好把海上倭寇的头头给我找到,朕有用”

汉王听见要去海上卖苦力顿时就不干了,直接撒泼打滚“爹,我不干,儿臣不善水战啊”

“儿臣这攻安南没功劳也有苦劳~”

“闭嘴,不善海战,多战斗几次,不就擅长了?不想去,就给老子滚去就藩,你自己选”

“爹,儿臣保证,将倭寇首领的首级带来,给你老人家”汉王变脸迅速。

“我不要他首级,我要他的人,我说了活人才有用,算了,瞻壑你给他说说我们的计划”

朱棣看来了他,然后在看去朱高煦“这计划,是我和瞻壑商量得,给你说了,你最好给朕管住你那张破嘴,多一个人知道,朕打断你得腿”

“哦”朱高煦点头答应。

随后朱瞻壑大致给汉王讲解了一下,汉王竖起拇指说道“高,实在是高,爹太高了,儿臣保证给你办得漂漂亮亮得”

“少给朕吹牛,除开这个任务,还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你能办到就办,办不到就算了”

“什么任务啊爹”

“陈祖义你知道吧”

“嗯”朱高煦点点头,传闻这人是陈友谅得族弟。

朱瞻壑闻声这人也顿时清楚了,这人可不简单,洪武年间逃到了南洋,雄霸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巅峰时期战船百艘,人数过万,劫掠了上万船只,攻打过五十多座沿海城市。

最早朱元璋开价五十万两悬赏,后来朱棣登基,这人几次冒犯他,气得牙痒痒,直接涨到了七百五十万两得天价悬赏。

最后是郑和把他收拾了,好似也就今年给他收拾了得吧。

“如果你能抓到陈祖义,回来,朕给你庆功”朱棣说道,本想再来句,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最后想了想算了。

他不擅长海战,这饼子画太大,给撑傻了,让他玩了命去找陈祖义不抓倭寇,最后出了事,那可不是他想看见得。

最后朱棣拍了拍汉王得肩膀,让他们回去了。

......

解缙这个并不夸张,历史上,解缙就是因为先掺和了立谁为储,还揭发汉王家中挂李世民的画,后面就是看见朱棣对汉王待遇有着超过太子就去劝朱棣,朱棣觉得解缙在离间他们一家,两三次后,加上朝中有人不喜他,也多次谏言,朱棣就给他贬了。

<!--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虚构历史意外穿越本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却无故被卷入皇权之争,竟也意外喜得良缘。本想抱上大腿有番作为,却也处处被沦为弃子。小人物自古就没有话语权,那我就委曲求全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奈何天意不随人愿。哼,既然你们拿我当一个小卒子,那我就拼了命也要过了河去。看一个小人物智斗王爷进入朝堂波澜壮阔的一生,且看一个红颜女子薄命的一生。
夕阳映月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魂穿东汉末年。附身涿郡青年张飞身上。难道还要等着刘备前来招揽,做一个千年老三?难道还要像原来历史中那般,颠簸流离半生?那不可能!这一世,张飞表示要自己单干,要自己当老大!
初心如炬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赵信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祖龙后裔,身负复国重任。既然曹孙刘无能,无法守护我华夏汪洋大海,被司马老贼摄取江山,那便换我赵信来。堂堂华夏,绝不让五胡乱华重演。屠匈奴,灭鲜卑、震异族,辱刘备、耍曹操、吊打孙十万,蔡琰、大小乔、甄姬、貂蝉,这些女人的悲惨命运,将会被彻底重写。大秦帝国就此崛起。
落叶随风11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开局身高换悟性!穿越成水浒小角色的任原,要在北宋末年的江湖掀起属于他的传说!梁山军旗所到之处,尽是汉土!大宋不敢救的百姓我救,大宋不敢打的敌人我打!金兀术:任原,你不要过来啊!
寒羽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传统文+无系统+单女主+种田+发明)后世青年穿越大唐,成为程咬金的嫡长子程处默,并获得李世民赏识成为驸马,然后大唐的画风开始歪了。李世民:“工厂铁路建起来,火车军舰造起来,朕要统一全世界,成就前所未有的霸业。”魏征:“陛下,大唐现在风气很不好,道德沦丧金钱至上,长此以往会出大事的,朝廷应查询源头坚决打击,将这股歪风邪气给压下去。程处默:“我多次强调,大唐的风气本来就是歪的,不是我带歪的,你们怎能
陇东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