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第十六章 盐引制度引起的灭亡

所谓盐引,就是官府发给商人的一种食盐销售许可证,而最早出现是在宋朝。

如果要彻底追溯,甚至能追溯到齐桓公那个时代,不过那时候,并非盐引而是发行的盐钞,不过好景不长,盐钞因为发行过多,这套制度就失效了,最后到了北宋末年,被改成了盐引制度。

“难道,朝廷盐引制度,有问题”徐妙云疑问,由于后宫不能干政,所以徐妙云并不是很了解现在的盐引制度。

“嗯?”姬阳很肯定的点头。

却立马引来了一道声音,汉王凶相毕露,好似要报先前栽赃之仇“你小子,今天不说个,三七二十三出来,我打断你的腿”

姬阳嘿嘿一笑“父王你听着就行,还有三七是二十一”

“嘿,你小子,还教训起你老子了”

汉王正要骂骂咧咧,结果徐妙云一眼扫去,顿时汉王缩了缩脖颈,“娘,我这是教训儿子呢?”

“我也是教训儿子呢?才给你说了,收收你得性子”

“知道,知道”

汉王顿时憨笑一下,然后抓起一把肉串吃了起来,同时叫人把他收藏的美酒拿来。

“皇奶奶,你应该知道,盐引政策是太爷爷定下的,而且还和北方战事密不可分,所以导致天下盐价居高,贩卖私盐不断”

明朝早些时候,尤其是在洪武年间,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北方的北元王朝,而朱元璋在位时,进行了多次北伐。

既然是打仗,那么粮食就是重中之重,可当时明朝刚建立,北方又是战乱不休,根本没有余粮支援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南方调粮,但是从南方调粮,耗费巨大,而且在过程中容易出现贪污。

所以机智的老朱,琢磨了两个半小时,一拍脑袋决定把卖盐和运粮结合起来,商人想要盐引,就得往前线运粮,而往前线运多少粮食,就能得到多少盐引,这个办法确实在明朝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

可这样一来,也导致盐价居高不下,因为交通缘故,商人得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从北方回来,拿着运粮证明,去应天府换盐引,再拿着盐引去盐场拿盐,最后进行销售,这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所以也就导致民间盐价居高不下。

所以在平定北方元廷后,运粮换盐,再次重新恢复到,以银子换取盐引,拿盐卖盐,可是这又出现,小的商贩拿到盐引后,被大型盐商收购,慢慢滋生出,小盐商专门把盐引倒卖给大商人,一时间又导致了,贩卖盐业被商人垄断,当然这个时候问题不大。

“可这也是降低国家消耗的策略”汉王插了一句。

“没错,这是降低了朝廷打仗的消耗,可是民间却也被这弄得苦不堪言”

“如果改变一下呢?比如分开,把运粮和盐引和买盐分开呢?”徐妙云反应很快,不过也还是陷入了思考,在想其中可行性。

“皇奶奶的意思是,分工合作,将其拆分成为,运粮商人和盐引商人以及卖盐商人,盐引商人出钱买下运粮商人手中的运粮证明,以运粮证明拿到盐引,最后在将盐引出售给卖盐商人,卖盐商人拿到盐引,去盐场拿盐卖盐,减去这途中消耗,各自相互赚钱,最后一起分红”姬阳问道,同时有些诧异,没错明朝永乐年间,运粮换盐引再次启用,不过却发生了这样改变。

从朱元璋平定北元朝廷后,不在需要大量粮食到边关,因为朱元璋前线采取得是屯田制,战时打仗,和平种田,所以不需要大量粮食后,就改回银两从户部换盐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明决穿越古代王朝,不料竟成了太监!他掀开裤子一看,还好家伙事儿在!首次出医,便撞破皇帝女儿身!女帝狂喜,要明决替她临幸后宫三千妃!只要明决圆房成功,神级功法、灵丹妙药统统都奖!随着名声大燥,越来越多的妃子找到明决就医……白天他针灸妃子玉手,夜晚他肩扛妃子玉腿!一年后,全国震惊,后宫三千妃全都怀孕了!
吉林分强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二十一世纪末的大孝子,因为一串时间倒计时,穿越到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还成为了着名做死家朱高煦的好大儿,姬阳表示:有我爹在,想不死都难。汉王扫堂腿,一腿坑三代,人死名还在。姬阳:爹啊,别做死了。朱高煦:儿子捞捞!
四夕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