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能寻到安享晚年的去处,真的是此生无憾了。
收拾了随身物品。
李清照终于踏上了又一段旅程……
傍晚时分。
皇城司传来消息。
李衙内老爹李思昭,在朝中任职中书舍人,十分有才学。
那两个同党,则是富商的子嗣。
至于三个临安府衙的官差,实际只是收了李衙内的钱财而已,与知府并无瓜葛。
“哼。”
“有才学。”
赵旉双唇紧闭。
实在是想不明白。
一个玩笔杆子的,家里的子嗣怎么能猖狂到这种地步?
从李衙内那种表现来看。
他们平时肯定没少干这事。
就冲这种家风。
这个李思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让这种人执行、起草政令,简直是一大隐患。
干脆罢官吧!
再让御史台查一查,看看家里有多少不正当收入。
要是有证据,直接查抄家产。
忙完政事。
赵旉才把内侍叫到身边,询问东宫那边怎么样了。
知州姚存孝的女儿一直被安置在东宫。
为了方便教学。
李清照也住进东宫。
距离有点远,还真不能时刻在那边照看着。
内侍也是来回跑,负责汇报那边的情况。
从他嘴里透露,李清照已经开始教学。
只不过身体不适很舒服,已经让太医诊治了。
听内侍这么说。
赵旉才想起来,李清照可是因为没钱,被医馆赶出来的。
“都说两宋富,实际上穷苦人还是不少。”
“看来得想办法,让穷苦百姓先富裕起来再说了。”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
赵旉伸了个懒腰,起身准备返回东宫。
:报陛下,襄阳发来塘报!
襄阳?
听到襄阳来信,赵旉顿时来了精神。
一个是金军退了,一个是襄阳丢了。
平复了下紧张情绪,赵旉才接过塘报。
“李世辅?”
这名字好像有点陌生啊!
根据岳飞说,李世辅带人进入秦岭,准备归降大宋。
现在牛皋已经放其进入大散关。
上面说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请奏是否允许其归降。
不行。
从西夏回来的人,必须得防备点。
“来人,把赵鼎给朕叫来!”
刚好赵鼎还在办公,根本没回府。
“赵卿,有个叫李世辅的人,你熟悉么?”
李世辅?
赵鼎犹豫了一下,反问道:“陛下,可是西夏的李世辅?”
这时赵旉把那份塘报递给赵鼎。
看了几眼,赵鼎哈哈大笑。
“陛下,此人乃是绥德军人。绍兴六年,金人占据延安府,被迫降金。”
“后奔走西夏,借西夏兵反攻金军。再后来,臣就不清楚了。”
赵旉就在一旁静静听着。
越听越熟悉。
这履历怎么跟历史上的李显忠这么相似?
李世辅……
李显忠……
忽的一瞬,记忆深处一处光点猛的闪了一下。
赵旉恍然大悟。
李显忠就是李世辅。
历史上记录,李世辅是受到赵构接见后,赵构赐名李显忠。
沃日。
这可是扛金名将啊。
很有军事才能。
曾经也数次击败完颜宗弼。
最主要的,这人一直是心向大宋。
忠心方面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