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少帝

第17章 朕的赏赐

御书房里,门窗皆用黄金打造;里面的柱子雕刻着九条金龙。

阳光照来,让整个御书房充满金光。

仿佛金龙快要腾空飞天。

“这是平安郡的奏折,那里的知府说有一些匪徒流窜,派兵五百还未解决,需要兵部和治粟都尉支援。”

太后打开奏折,轻声念出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要不是李玄道被他打了无数次,还真以为她是个和蔼可亲的老母亲。

“母后觉得,应该怎么做?”李玄道连忙询问。

太后道:“这件事,应该陛下自己处理才行,不然,我怎么放心把以后的政事交于陛下呢。”

李玄道眉头一皱,陷入两难之地。

要是把这件事处理好了,太后肯定会忌惮他的才能,不再让他接触奏折。

可要是处理不好,太后自然就理所应当地收回政务了。

老妖婆!

李玄道暗骂一声,沉思道:“既然平安郡的知府都这么说了,那就按他说得办吧。”

“陛下说得好,签字吧。”太后把毛笔递过去。

李玄道当即在奏折上写出:按知府说的办。

接着,太后拿出玉玺盖章,就算是处理了一件事。

“繁花城与柳县之间的道路修了一半,遇上乡民的农田挡道,两县的县令也因为这事耽搁了。陛下认为如何处理?”

李玄道暗道:这种事也值得拿到我这里来说?

“我认为,只要把乡民的农田收购,重新分配到别的地方,就行了。”李玄道不假思索地说出来。

他见太后没有反对,便签上字,盖好章,放到一边。

“陛下日理万机,乃万民之福,祝陛下龙体安康。”太后念出奏折上的内容,脸上的笑容骤然凝固。

奏折下方写着:侍中——龙镜明。

李玄道也有些无语。

这种事也需要写一份奏折?

他瞥见太后暗淡的神色,写道:谢爱卿关心。

……

一个上午。

李玄道都在批阅奏折当中度过。

那些奏折几乎没什么大事,不是哪里闹旱灾,就是哪里需要朝廷资助。还有一些人员调动也写在上面。

某地的蔬菜水果涨价、街道不怎么干净都写在奏折里。

更有甚者,问陛下吃了没有……

李玄道回到未央宫,继续修炼纯阳秘籍。

一天过去。

李玄道又准备上朝,却被告知,今日休沐。

他索性又待在房里修炼。

“启禀陛下,户部尚书求见!”

门外传来洛晓洪亮的声音。

李玄道大喜:“快,宣他进来。”

户部尚书走进门,跪拜道:“陛下,臣已命地方太守派兵赈灾,已安置好灾民六百二十有余。”

“还有多少人没安排?”李玄道忍不住问了几句。

难不成真的像龙镜明所说,有上万灾民流浪在外?

户部尚书道:“粗略估计,至少还有一千余名灾民,臣已联系好工部侍郎,在东郡建有大量住处,接下来只要分配好田土,明年这个时候,蝗灾不足为据。”

李玄道忍不住道:“朕让你逮几只蝗虫过来瞧瞧,你可带来了?”

“臣不敢忘。”

户部尚书连忙从兜里拿出一个朱红色的盒子。

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有几只蝗虫还跳了几下。

李玄道脸上露出微笑,伸出手,去摸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