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陈村长就琢磨怎么开始帮助周志民。
陈村长再次动用自己的资源给周志民联系起百鸟园的生意。
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村里的小学,上次参观还给校长和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校长想长期与百鸟园建立联系,但是一直因为周志民没有动静,而就此耽搁。村长这次牵线,无疑是个好消息,为双方再次搭建起纽带和桥梁。
“村长,我们学校想在百鸟园成立校外科普实践基地,之前征求过周园长的意见,他没有同意……”
仔细了解周志民没有同意的原因后,陈村长若有所思地说:“行,这事交给我由我负责帮着想办法。”
学校还是希望百鸟园能够公益性地对学校师生免费进行开放,唤起师生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这可是件好事,只有将全社会的力量都拉动起来,才能提升大家整体的环保意识,从长远来说,这可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本来是想为百鸟园拉点赞助,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挣到。
陈村长并不死心,又联系起一家旅行社。
“邓老板,不知道最近旅游生意开展得怎么样?”
“多少条旅游线路同步经营,还是积累一些游客资源的。村长,你这又有什么好事来找我?”
邓老板以为村委会要开展团建活动,有些兴奋地问道。
“要是有这方面的需求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去找你。不过,有件事倒是想麻烦你,我们村里有个百鸟园想让你组织点游客参观一下。”
“这……村长,是这样,我们旅行社的线路并不是说开就开,都需要经过层层调研、把关、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开这条线路的。”
“那这么说是不是到百鸟园参观就没有希望?”
“不能说没有希望,只能说希望不是那么大。”
“邓老板,算是我拜托你了,帮忙想一想办法。”
“那利润怎么分配?”
邓老板还是关心门票收入情况。
“你想怎么分配?”
“村长,别看我是旅行社的老板,干活的都是司机和导游,要是他们不满意,我这线路就是开了也等于白开,门票收入多少得给他们分一点,旅行社多少沾一点就行。”
“那多少合适?”
邓老板拿陈村长不当外人,在没有考察线路是否符合参观标准时,他率先提出门票分配的事情。
在他眼中,经济效益可是要比旅游线路更为重要。旅游景区除了有一定的名气之外,很多项目内容都是需要导游进行额外的包装。
“你们都是专业从事这一行的,多少费用,你们说的算,只要是差不多的价格,这事我就能给拍板。”
陈村长心想,百鸟园可是一分钱救鸟的费用都没有,只要是能挣来点钱,不管多少,想必周志民也会满身欢喜。
“村长,我和你也不见外,门票收入一半的费用要给导游和司机,剩余的费用再由旅行社与百鸟园进行二次分配,你意向如何?”
还没有实地到百鸟园参观,邓老板就先进行了“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