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第94章 灌钢法

第94章 灌钢法

其实马超并没有意识到,他那轻飘飘的几句话,给整个汉末带来怎样的影响。

‘生铁和熟铁合练一处,数宿则成钢.’

这段话,其实是出自公元六百多年,也就是汉末四百多年后,北朝魏、齐间的綦毋怀文的着作当中。

綦毋怀文,姓綦毋,名怀文,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着名冶金家。他生活在公元6世纪北朝的东魏、北齐间,好道术,曾经作过北齐的信州刺史。曾用这种方法,制造出锋利无比的“宿铁刀”。

宿铁刀,其实就是钢刀。宿铁,是缘由它的制造方法而命名的,而宿铁的制造方法,其实就是有名的灌钢法。

灌钢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在中国冶金史上,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后,才出现了灌钢法。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在春秋以前,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当时使用的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

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

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后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

人们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

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提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

所以说,古代啥啥惊天神器诞生了,例如干将、莫邪、巨阙神马的,足足锻造了七七四十九或者九九八十一天之类的,您别被这忽悠了: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水平太落后,人们因为打不出好钢,才用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敲铁块儿玩儿呢。

再之后,大约是西汉中晚期,中国出现新的炼钢技术‘炒钢’,这是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技术。其基本方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

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冶炼业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炒钢的出现,还促进了百炼钢技术的发展,人们以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成质量很好的钢件。但是炒钢和百炼钢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如炒钢工艺复杂,不容易掌握;百炼钢费工费时。

马超所处的汉末,冶铁水平也就发展到这个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要得到一把好的钢刀,同样是很难很难。因为一来钢的质量仍旧不稳定,其次是百锻钢费时费力。最后,还有那单液淬火法,使得钢刀要么坚硬易折、要么坚韧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