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董晓宇让徐晓林亲自操作了一遍,董晓宇这才放心下来。并告诫晓林烧水时,人要随时注意水是否烧开,烧开了要及时关火,如果水被烧干,容易发生火灾。
很快水烧开了,董晓宇把水壶中的开水分别倒进两个热水瓶里,热水壶中剩下的开水,董晓宇用来烫了自己带的水杯和徐晓林的水杯,
最后,董晓宇又将热水瓶里的水全部倒进水池中,这也是他以前的卫生习惯,第一壶热水不能喝,以及热水瓶内胆也需要用热水去清理。
第一壶开水就这样被用光了;徐晓林已经会使用液化气灶了。
花了不到十分钟,董晓宇又烧了第二壶开水,灌满一只热水瓶,剩余的开水被倒进另一只热水瓶中。
忙完烧开水的事,董晓宇看看时间快十点啦。
打开申江地图,找到自己现在小区所处得位置,发现翠园小区离申江交通大学不足6公里,如果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应该20分钟就能到学校,还不错。申江有名得十里洋场的位置距离翠园小区10公里左右,打出租车一刻钟左右的车程,晓宇打算带晓林先去看一看十里洋场。
出了翠园小区,走到路口,两个人打车去了十里洋场。
一下车就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晓宇笑啦,这样的人流量何愁电子手表卖不出去呀!看来当时在家设想的场景没有问题,申江这边工人人均工资比江城高得多。
皖南县城很多工厂工人工资一个月才40~50块左右,江城市高一点应在50~60块左右,老师收入高一些差不多80~100块,而申江普通工人工资,听门卫大爷说70~80块每个月。
那申江消费水平应该比江城高很多,加上十里洋场的人流量;自己如果能在这里临时租个小店铺或者小柜台来贩卖电子手表,在加上曾经了解的销售手段,这点货应该不够卖的。
“晓林哥,这个地方就是十里洋场,以前很出名的,尤其在民国时期。”
“哦,这个你都知道,晓宇你真厉害。”
“你看这边的人多吧,现在还不是周末,平时都有这么多人,你说如果我们在这里找个地方来卖电子手表,会不会很好卖。”
“那肯定好卖的,卖东西就怕过来看的人少,来看的人多购买的人也会越多,虽然具体比率我不知道是多少?”
“就是这个道理,没人来店铺开在哪里都不行,你看人走来走去像不像人在流动,这个概念你以后记住,叫做人流量。”
“是呀,真的很形象,我记下了。”
“我们俩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人出租店铺,哪怕出租柜台,我们也要拿下。”
“好,我明白,那我们一人看一边,一直朝前走,找到了,赶紧通知对方。”
“这个方法好;我去马路的那一边,你走这边。”
董晓宇思索了一下,觉得徐晓林的办法可行,至少可以让两人少走一半的路。
“行,这条马路走到尽头,到时我们俩碰一下。”董晓林对徐晓宇说。
在这条马路的尽头,两人碰头交流,结果一无所获,这样不行,董晓宇突然想了起来,每条街都应该有专门人员管理的,不然出现事情谁来解决。
“晓林哥,我真笨,我都忘了,你还记得在江城五一广场卖货吗?”
“当然记得。”徐晓林随口答道。
“每次我们在那里摆摊前我都到广场管理处交管理费的。”
“对呀,那这里这么多街一定也有人管理的,我们俩只要找到管理处,就不用这样大海捞针般去找出租的店铺了。”
“我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是白天,我都没想起,多走了这么多冤枉路,哎。”
“现在我们只要找个店铺打听一下街道管理处的位置在哪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