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启蒙课程结束后,不需要再给孩子们上课,苏芸儿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同时,为小树小草找学堂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苏芸儿偶尔接着买菜、送货的机会,去城里走走看看,将城里几个书院的大致情况都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永宁城里有两个大私塾,若干个小私塾;大私塾为:咏文书院和昌宁书院,但这两个书院不收幼童,只收年纪大些、科考有了成绩的学生。
而剩下的小私塾里,苏芸儿最终选中了一家名叫听文轩的小私塾,这间私塾教学实力不弱,且招收女童,正适合小草。
这日,苏芸儿又再次路过听文轩,正巧听到路旁一间茶水铺里的谈话声。
她停住脚步仔细倾听了下,原来是是这对夫妻家里老父亲身体不好,两人想讲老父亲接到身边照顾,奈何老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于是两人便想将店铺转让,以后回家里去照顾老父亲。
可是眼看时间过去了快一个多月了,事情没有进展,心中有些焦急了。
苏芸儿心中一动,便上前去询问。
“小娘子想要租我这间铺子?”
“或租或买都可以,只要房子合适,倒不拘着。却不知道这铺子结构如何,租金多少?若是转卖,又是多少?”
那女店主一听苏芸儿想要租下来,立刻热情带着苏芸儿查看房屋情况。
这铺子是前店后院的格局,铺子面积有三四十平,后院是一个四方小院儿,共有五间屋子,院中有一口井,两个花圃,几颗桃树,铺子和后院都各有一个灶房,且后院还有单独的一个小门。
整体格局方方正正,又有一些雅致在,苏芸儿一眼便相中了。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房子。”
苏芸儿本来担心婆婆不愿意离开村子去城里生活,但没想到自己刚提到这铺子情况,陈老太就同意了。
“那铺子就在私塾旁边的话,孩子们念书往来就方便了。”
婆媳俩一间达成一致,接下来自然就是筹钱。
茶水铺夫妻是希望将房屋转卖掉,以后他们不在本地,卖掉也能省去以后许多麻烦,若要买下来,便需要二百六十两银子。
苏芸儿半年多来挣的钱,除去之前搬家、修缮房屋、铺子里添置家具等用掉的,如今还剩下六七十两,这在同村人家已经是笔巨款了,却依然不够买下茶水铺的。
为着这剩下的钱,苏芸儿心中思虑,脸上也就带了几分。
再回到顾景珩这里的时候,顾景珩一眼就看了出来,却又不好直接询问。
直到过了几天,他才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当得知苏芸儿是为钱发愁的时候,便直接让连英同取来了二百两银子。
苏芸儿吃惊不下不想接受,但是顾景珩说只是借给她的,且愿意借给她是因为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信任苏芸儿的为人,且以后苏芸儿住到城里来,距离更近了,对自己也有好处。
几番言辞恳切,苏芸儿也不好再拒绝,便接受了好意,并坚持写了欠条。
银钱凑齐了,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简单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