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去看,就见到是邱家的张嬷嬷。
张嬷嬷掠施一礼,恭敬道:“抱歉打扰了。不知道壮士及朋友,之后是有些什么打算?”
顾景珩没有立刻回答,徐猛接话道:“公子和我们是打算往永宁城去的。”
“原来是永宁城,这真的是巧了,我们主人家就是永宁城人士,公子接下来打算继续走水路还是陆路呢?”张嬷嬷从善如流,立刻就改了称呼。
“事发突然,我也还没有想好。”顾景珩道。
“既如此,我们老夫人和夫人,想要邀请公子几人一起去码头附近的客栈暂时歇脚,再做打算。一切费用皆由我们老夫人和夫人出,小小心意,还望公子不要推辞。”
张嬷嬷一番话说得客气又有诚意,而这一切也恰好合了顾景珩心中的想法,便没有推辞。
邱家也已经特意为顾景珩准备了车架,三人上了马车,穿过熙熙攘攘的码头,往落脚的客栈行去。
车上,连英同掀起车帘,四顾这四周环境,这城市是个不知名的小城,沿街建筑十分简单,离开码头之后,街道上便渐渐安静了下来。
连英同看了看车夫,一直在专心驾着马车,才放下车帘,坐回车内后低声问:“方才公子说已有了主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就以游学学子的身份示人,你们两人是我的伴读兼护卫。”顾景珩道。
连英同听罢,恍然大悟。
当下学子们中,很多世家大族的公子,并不仅仅只是坐在学堂内读死书,也会选择去一些的地方游历,去到哪里、待多久,都随心意,十分自由。
所以相比于其他商人等身份来说,游学学子的身份,的确要灵活很多。
马车驶出码头之后没多久,就在一间客栈门口停了下来。
这客栈相比于城里的其他建筑,要精致不少,顾景珩一行三人被安排在客栈的二楼,那些夫人和姑娘们住在三楼。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过了午饭的时间,客栈送来了一些茶点。
开门让小二送茶点进屋的时候,连英同看到有几个拎着药箱的人被邱家下人带上了楼,看来是给那些夫人姑娘们诊脉的。
“徐猛,”顾景珩轻声喊了一声,道:“你出去留意一下,看邱家下人之后是联系马车还是船只。既然打算与人家同行,我们便需要早做打算。”
到了转天晚上,顾景珩他们才再次看到了张嬷嬷,被请到了客栈的一楼大堂。
客栈内没有别的客人了,也没有吃饭的客人,大堂被重新归置过,如今只有在船上见到过的那几位夫人姑娘和顾景珩三人。
张嬷嬷为顾景珩一一介绍在场的人,
邱老夫人坐在上首,左手第一位是霍老夫人,然后是其孙女孙婉清,右手边一次是邢夫人和邱萍霜。
邱老夫人和霍老夫人看着精神状态好了些许,只是眼下仍有青黑,年纪大了,一时间还没有休息过来。
邱老夫人和霍老夫人表达了感谢之情,随后大家闲话家常。
一顿饭临近尾声,邱老夫人才询问道:“听闻顾公子也是要去永宁城的,不知道之后的路程,打算走水路,还是陆路?”
顾景珩道:“听闻清水郡境内沿河风景极美,晚辈还想要继续找一艘船,沿途一边欣赏美景,一路到永宁城区去。”
“如此真是巧了,我们也决定继续走水路,公子若是不嫌弃,不如就与我们同行吧。”邢夫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