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带着几分怒意朱元璋道:“那你就细细说说,我要是半点吹嘘就拿你试问。”
朱棣思量了一番,便先从延庆卫的训练说起:“父皇可知,这延庆卫平时都是一日两练,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科目一般都包括:五公里武装行军、冲阵、以及格斗和箭术,晚上有时还会加练紧急集合。”
说完,就见朱棣将怀中早已准备好的小本本拿了出来,上面标注的正是延庆卫的作训手册。
朱元璋接过后随意的翻了起来,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八严要求就让他收起了轻视的目光。随后再翻下去,每一页的训练内容都写的明明白白,就练要求也都标注好了。
朱棣此时又走上前来,带有一种自豪的语气说道:“父皇,这种手册在延庆卫人手一份,到了晚上每位将士都会根据第二天所制定好的训练内容,将其背诵一遍。如果第二天抽查有不会的,那么所在的小旗会全员受罚。”
顿时朱元璋大感吃惊,有些不可置信的盯着朱棣问道:“你是说延庆卫的将士都识字?”
“是不是都识字我不清楚,但是这作训手册上的,应该延庆卫的将士都认识。起初延庆卫在最先开始组建的时候,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除了队列训练就是背诵训练手册,那时候儿臣没少受罚。”
说到这里,朱棣好像想起了什么补充道:“不过好像有个例外,兵马副佥事高霖好像对这份训练手册上的字不是很熟悉,但这个训练手册好像又是他编写的。”
朱元璋听了也糊涂起来,编写书籍的人竟然不认识上面的字,那他怎么编写的。
猛然间他瞪起了双眼看向了朱棣:“他可是会蒙古语?”
朱棣摇了摇头:“并不会,在辽东的时候审问那些俘虏时都是说的蒙古语,高霖还需要等别人翻译成汉话后他才明白对方说的什么,儿臣也观察过,不似作假。我好像听岳丈说过几句,这小子的字没法让人看的话,具体的我也不知道。”
闻言后,朱元璋开始思量起来。不会蒙古话,也不识汉字,那这小家伙就奇怪了。
“你接着说。”
朱元璋面上没有丝毫表现,但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于是示意朱棣继续。
朱棣道:“还有就是延庆卫的装备,高霖发明了一种能将绵甲制作成及薄的方法,延庆卫的重骑多穿由绵甲为主的三层甲。在远近作战时能有效的抵挡箭矢的攻击,这次辽地之行,延庆卫的重骑兵基本上除了坠马的就没有伤亡。”
朱元璋马上就意识到了绵甲的重要性,赶紧询问:“可曾带回来?”
朱棣回道:“就在儿臣家中,还有一种是板甲,也是延庆卫的杀手锏,以金属板锤制而成,包裹全身,但又极其灵活。这次儿臣就是带来板甲重骑冲击的敌阵,蒙古人的弓箭十步之内都无法伤其分毫,只有弩和火铳在近距离内才能有效打击。”
当朱棣叙述完后,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见他口中所说的这两种甲胄了。于是便道:“速速回去取来,朕要好好看看。”
见父皇如此激动,朱棣心里美得直冒泡。殊不知要是高霖在场的话,能一把把他给活活掐死,这简直卖到姥姥家去了。
眼见朱棣领命要走出殿外,朱元璋却叫住了他的脚步:”顺便你把那个高霖也带过来,朕要好好见见他。”
“是,父皇。”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