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茶还喝得惯?”
“苦。”
毫不掩饰对这茶的埋怨,一个字足矣。
失笑一声,萧齐斯文的白俊模样都忍俊不禁,这苏家大少和他预想的当真不一样,无论是昨日的为人处世还是别人口中的卑鄙之人,总归不如今日一见来得真实。
说来,屈颜和姜少安很少在他面前那样统一鄙视一个人,但眼神却是敬佩更多。
这人,端得有趣。
不知道萧齐的心思百转,苏逸起身在凉亭处转悠道:“古道白日有山缘,看作流水似云烟。西桥不知何主顾,年年难免白收钱。”
“傅老的诗?”萧齐自是知道东园的故事,但接触不多,此时身处此地此景,听闻苏逸吟来才有点琢磨过来。
“是。”苏逸点头。
这首诗是先生出世时入住此处的随笔,不算严谨,但颇为有趣;既是对自己昔年隐于山林闲云野鹤的感慨,也是对今夕入世却随遇而安的洒脱和自嘲。
只是先生,再也回不去了。
听出点意味的萧齐深深凝视着这位苏家的大少,若是寻常人生于苏家只怕早就是个纨绔子弟了,更别提进军校学习了。
可是想做回纨绔子弟,也难喽。
“既入世,便莫谈出世。”
苏逸深以为然,却看向萧齐问道:“那不知萧兄在如今这个位子上,是想上位还是就此作罢,不做他想?”
两人相视良久,沉吟半晌。
这番话,算是直接掀开了萧齐的遮羞布。
此次遗迹之行,与其说是历练,倒不如说是萧齐的提前布局;或者说,是预感到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不得不寻求助力的举措。
军方各位军主的弟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青主温更是刻薄得多,也难怪萧齐心生不安。
据说,青主如今一共有上百的记名弟子,三十多位入门弟子,至于亲传弟子只有了了的十一位。
这些弟子传承契文的都是同样的传承序列,青龙。
至于序列的级别自然有所不同,但并非不能跨越;也就是说,记名弟子有的可以达到入门弟子的程度,入门弟子中自然也有可能达到亲传弟子的程度。
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优胜劣汰。
亲传弟子,可不像是公司的入编资质,那可随意的紧。
若是青主他老人家看顺眼了,提点一两个那也不成问题,外人就算是有微词那也撼动不了什么,相反会有大批人讨好。
而自己的弟子中若是有怨言,那可就是打碎了牙自己往肚子里咽吧。
萧齐倒不是担心亲传弟子的身份,而是青主温在今年的寿典上,隐隐有提及传承弟子的事情。
所谓传承弟子,那可以说是青龙传承序列中仅次于青主的序列级别,是随时都可以合情合理接替青主温成为下一代青主的序列。
往往军主传承序列的出现,都将意味着一次押注和洗牌。
提早嗅到一丝契机的萧齐,才决定亲自入局。
而军方的人大都是望风而动,局面没有明朗之前是不会轻易下注和表态的,顶多暗地里给你一个口头承诺罢了。
所以最好的选择反而是外人,比如其他势力,家族是很好的选择。
大家族是首选,因为无论押注成功与否都不担心新任军主的清算,大不了赔礼让步,远不够伤筋动骨的程度。
故而萧齐的首选,是苏家。
且不说苏家和唐老的关系,就是苏家自身的底蕴和实力,都足够分量让萧齐给足重视,甚至当着他大伯的面给出了极高的承诺。
“我到此,自是想争上一争,若不尽力而为,谁会管我死活。”
最终,萧齐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因为苏家当代家主,拒绝了。
但没完全拒绝,苏家主的话中有话,萧齐琢磨不清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苏家的未来押宝在了苏逸的身上。
这才有了公司之行和东园相约。
短短几语,已经足够苏逸判断出很多事情了。有人来拉拢和看重自己,这都是早有预料的事情,于洋也曾给苏逸分析过,但大伯或者说苏家的这种暗示,却是始料未及的。
“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我还只是我,而我还不打算掺和进军方的麻烦之中。”
不管其他,苏逸还不想过早的就如了苏家的愿,爷爷又不是动不了了,这个家没必要他先担着,担一点都不行。
而只作为苏逸自己,他不希望现在就要和军方的各种势力扯皮。
俱乐部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好不容易有个江家主动搭线,事情还没办妥,再节外生枝对于苏逸的脑细胞来说,于自杀无异。
萧齐也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
不过今日之约,本就不打算将事情说死,现在不行不代表未来不行,这局虽然开了,但棋却是未雨绸缪来的,不急于一时。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也请你相信,除了我,青主的其余人选中你找不到另外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喝下一口百甘,萧齐此行想探明的事情都已经清楚,起身拜别道:“希望你我在将来是并肩而行。”
望着萧齐的背影,苏逸暗叹一声。
真是好自信的一个人,但委实是让人难以讨厌起来,难怪姜少安都愿意跟着他。
只是他怎么就笃定自己会参与进军方的事情呢?苏逸自己都说不好,那只能归功于万能的直觉吧。
青主温的弟子,确实不一样。
苏逸伸个懒腰,将回甘饮尽,慢悠悠走出后街,丝毫不在意身后有一伙人的暗中跟随。直到转角处,在冷不丁消失在视线中。
又在这帮人懊恼跟丢的时候,冷不丁杀出来,一剑横于领头的身前,笑吟吟道:“你们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