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第63章 用人如器是上道

第63章 用人如器是上道

第63章 用人如器是上道

人生苦短,青春更是一眨眼。古代没有染发技术,三十岁鬓边白发生,四十岁已经进入老年时段了。

谁能舍得十年八年的大好岁月去打磨一本书?十年,从十六七岁到二十六七岁的十年,对谁来说都是一样的珍贵,是千金万金都换不回的青春。

“你是打算十年工夫就做这一件事吗?”李世民很清楚编一部书要付出多少精力,如果让李泰去做这件事的话,那就是一头扎进书堆里,再回首已是十年之后了。

“能做成这一件事也值了,我想查点什么都查不到,别人更查不到,那我来汇总这样一本书,以后千秋万代的儿孙都有得查阅了。”

不用李泰说,李世民也知道这样的地理书有什么意义,这肯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那你呢?十年大好时光就这么荒废了?”

“做正事怎么能叫荒废呢?”李泰扭头看着李世民:“别说十年,哪怕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也是好的,总比蹉跎一生要好得多。”

蹉跎一生?李世民还真的没想过这四个字,身为皇子又不是太子,能做什么正事呢?纵然有很多很多的封地,也不过就是个用荣华富贵铸成的囚笼。

封地,第一个字就是封,一生一世禁锢在那个地方,皇子的一生说起来很辉煌,事实上很凄惶,他的一生可不就是用来蹉跎的嘛。

难得李泰不甘平庸,可怜李泰不甘平庸,古话讲“志大者心苦”,没有理想的人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也不觉得怎样,不管别人看他是怎样的可悲,他自己感觉不到痛苦。

有理想的人就不一样了,哪怕他的境遇在别人的眼里很不错,他自己却感觉不到幸福,只想去追求理想。

李世民倒是愿意成全李泰去追求理想,他有件想做的事,应该支持他,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定得下来的。

照李泰所说他要把全国各地,行行业业顶尖的技艺都记录下来,那就是把所有的人才都记录下来。

如果准他编这样一部书的话,就等于允许他正大光明的笼络人才,而且是把全国的人才一网打尽的架势。

李泰自身的才华就能甩李承乾十五条街的,再把天下人才都笼络到他一人手中,这对太子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这件事倒是件好事,只是由你来做不合适。”李世民拿不准他编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要是太子来做,那就太合适了,既能锻炼能力又能网罗人才。

偏偏太子就提不出这样的正事,最近连听政都越来越少了,小时候还曾经监国、议政,越长大越懈怠了。

李泰转过头看着李世民:“父皇,你是怕我做不好吗?”

“这倒不是,我是觉得这件事交给高明来做更合适一些。”

“他哪有空?”李泰笑了,李承乾有时间还得跟称心探讨人间快活事呢,哪有空编书?这又繁重又闹心的活,李承乾不会喜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