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看似平平无奇的青龙关,竟会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她越是这般肆无忌惮,越说明局势已经全然不可逆转。
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才能避免青龙关造反,割裂大庄的局面?
片刻后,安重华缓缓撩开车帘,露出一张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脸。
只越是这般,越能显出她一双凤眸,庄严而悲切,好似在怜悯整个世间。
“夫人的来意,我已经明白了。不知夫人可愿意心平气和,听听我的来意?”
江氏神情一肃,万没想到安重华竟然不按常理出牌,既不怒而呵斥,也不畏惧而掉头就走,反而说要她心平气和?
真不知她是太过愚蠢,还是太过狂妄。
不过也正是如此,江氏反而生出几丝好奇,在马背之上闲适地换了一个姿势,一只手掌虚虚伸出作势往上一拖,做出一个洗耳恭听的动作。
“夫人为青龙关的百姓暴起因而挟持皇子,如今又为了避免朝廷的雷霆之怒,决定一条道走到底。
易地而处,若是我,只怕也会做出和夫人一样的选择。”
她的话说得隐晦,却将江氏的心路历程和一举一动摸了个透彻,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跟在江氏身后的官员无不心有戚戚然。
江氏亦缓和了神色,只仍带着几分警惕调侃道:“郡主这般说,莫不是准备支持我们青龙关?”
说这话时,她陡然想起安重华在临安的遭遇,一国凤星被颠倒成妖星,又失了大皇子这个夫君。
若说她对朝廷心生隔阂,倒并非不可能。
思及此,她看向安重华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热切和同病相怜的怜惜。
却见安重华缓缓摇头,“夫人久在青龙关,为城中百姓筹谋,并不知大庄局势如何。
须知如今江南水患尚未妥善处置,北地旱灾更是岌岌可危。青龙关若紧闭城门,我敢断言,三月内都无人来寻夫人麻烦,盖因大庄如今四处纷争不断,无暇顾及。”
江氏脸色凝重起来。
安重华说她不知大庄局势如何,这话不对,相反,她对大庄局势清楚得很,甚至在做决定之前还格外犹疑。
若非实在无路可走,她怎会选这一条。
只是这些示弱的话,倒不必在人前宣扬,故而她只静静地听着。
安重华似是有些累,略歇了歇才继续道:“三个月之后,夫人也不必再担心是否有人再来追责论罪。
盖因大庄内乱,北戎自会乘虚而入,皆是大庄国破,前尘旧罪,又怎会有人追究呢?”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丝轻松明快,仿佛很为青龙关的未来而欢欣。
可江氏一行人,却是越听脸色越沉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