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德济药堂还有两位坐诊大夫,都十分出名。
一位何大夫,三十多岁,擅长妇产科,不少千金小姐官家生子都会上门请她去看诊,口碑极好。
另一位杨大夫年纪轻,才年芳十八,别看她年纪不大,却最喜欢研究疑难杂症,各种重症暗疾到她手里都能药到病除。
得知这些,张姝宁倒是有些意动,张琮元的咳疾这些年来越来越严重,要是能请杨大夫给他看看,说不定能治愈,他也不必日日夜夜忍受咳疾的煎熬。
杨大夫正在前面大厅内看诊,还有很多病患在排队等候,想来这个时候是等不上了。
当务之急是要赚钱,手里余下的百文钱都不知够不够交今天的药钱,人家昨日已是好心收留住在药堂,今日总不能在赖在这里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张姝宁出去打听哪里有招工的地方。
县城有专门的招工市场,里面倒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张姝宁左瞧瞧右看看,想物色一下有什么适合她现在能做的。
看了一圈都没什么合适的,她只能做个临时工的活,不可能长期待在县城,可这临时工的活工钱也太低了,根本没办法填上药钱。
最后……张姝宁去了码头当搬运工。
古代交通不便,马车运输很慢,当地官员都会开凿运河,建立码头用来运输货物。
码头上熙熙攘攘,海风吹来凉爽的秋风空气中也夹杂着难闻的汗水,女子扛着沉重的货物,卖着苦力,世道多是艰辛。
张姝宁去码头做好登记,由管理员安排活计。
管理员一看张姝宁这身板,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目露不屑。来码头搬运的哪个不是膀大腰粗身子结实的女子。
“你这小身板扛得起货物吗,别把货物损坏了自己还栽地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