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花也是觉得这个年纪之间的男孩子别说是吵架,就算是打打架也挺正常的,便真的没有多管。
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再遇到那些找茬的男同学,赵富哪怕还是不服气,也学乖了,不再还手了。
不反抗不还手,他们下手反而还更轻了一点,多来几次,见赵富完全一副认怂的样儿,他们便自觉没趣,不再找他了。
课室里的乒乓球桌,那块已经烂掉的球网,很快就不见了。
一整筐的乒乓球,不久之后也剩下了没多少,一对本就不新乒乓球拍,胶皮基本损坏,面目全非。
赵富有一段时间,放学之后趁着没人注意,便偷偷溜进了课室里。
自己拿着破破烂烂的乒乓球拍,在破破烂烂的乒乓球桌上,捡着所剩不多的乒乓球,自己对着墙壁发球接球。
但打着打着,发觉是确实没什么意思了。
那位体育老师真的不会再回来。
这些所有的关于乒乓球的东西,也不会再有人管,不会再变成新的。
没有人会再记得乒乓球,和一个乒乓球打得不错的男孩儿。
最后一次,赵富一个人坐在地上抱着腿,看着空空荡荡的乒乓球课室,看着那张曾经也带给过他小小喜悦的球台……
如今上头都是剥落的漆,还有很多被粉笔以及刻刀随手刻满的花花绿绿。
它已经不再是乒乓球台。
赵富一个人发了很久很久的呆,直到太阳快要落了下去。
最后,赵富起身,轻轻摸了摸那张落灰又伤痕累累的球台,看了一眼那两对并排摆着基本已经不太能用的乒乓球拍。
想了想,向四周张望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将其中的一只乒乓球拍擦干净,俏俏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
在太阳落下,黑暗即将充斥了课室的前一秒,最后望了望它们,转身离开了。
……
“嗯,那个课室,后来怎么样了?”
故事讲完了好一会儿,空气中好似弥漫了一层淡淡的伤感。
也是沉默了一阵,陶向予才开口问他。
“后来啊,好像半年之后,那个课室就变成了不知道哪一个班级的教室了。”
赵富挠了挠脖子,语气淡淡,笑容也淡淡,“那个乒乓球台,最后被拆掉拿去烧火了好像,哈哈。”
“……”
“那你这些年,还打过乒乓球吗?”陶向予多少有点为他可惜遗憾。
她记得,在她阿爸看过的那些报纸里,还有偶尔听收音机,陶向予多少知道一些关于这个乒乓球的事。
乒乓球好像是我们国球,在世界上是一项很火的体育运动。
好像是在那个什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上是我国的优势项目。
总之就是练好了,能出人头地,能拿那什么奖牌,能拿奖金,能为国争光也能光宗耀祖的一种东西。
除了读书之外,这无疑是普通人能向上发展,走出阶级困境,摆脱穷困出身命运的一个难得的途径。
当然,说是这样说,可这个途径却不是什么捷径,甚至未必比读书容易。
这个途径,说到底,也是万中无一的。
需要天赋,需要被发掘,需要培养,需要很多主观和客观条件,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