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花从来没有教育过他,作为长子该怎么样,作为弟弟妹妹的兄长又需要做什么?
没有要求过他,该无条件爱弟弟妹妹,无条件地为这个家做什么奉献,担什么责任。
确实从来都没有。
因为赵春花本人都不太认同这些观念,也并不存在这些观念。
她的人生观念一直都是,什么应该不应该?人生哪来的那么多应不应该?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除了守住自己做为一个人的那份良心和底线外,其它的通通都是浮云!
就像世俗要求的,人到了年龄就应该结婚成家生孩子,人到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就应该去做到什么事,否则你就是不圆满的人生。
女人就应该贤良淑德任劳任怨一辈子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就应该一身铁骨默不吭声永远流血不流泪。
小孩子就应该循规蹈矩乖巧懂事不争不抢,老人家就应该默默无言温和可亲不计付出孤独隐忍。
大的就应该无条件让着小的,姑娘就应该无条件帮着哥哥弟弟,儿女就应该无条件顺从父母,父母就应该一辈子无条件牺牲呵护。
穷人家的小孩就应该逆来顺受一辈子吃苦受罪,泥腿子就应该艰苦朴素唯唯诺诺低人一等……
这些应该,是真应该吗?究竟又是谁规定的应该呢?
这跟这样做好与不好没什么关系,应该的不一定就是好,不应该的也未必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赵春花就是觉得,人生短短几十年,就应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没有谁生来就活该为谁付出,应不应该也是由自己来决定,而不是由规矩来绑定。
她自己这大半辈子,都活得挺随意任性的,所以更是不会给自己下一代去灌输这些理念。
不过从结果来看,好像也没有太多改变。
这就是个人与规矩组成的社会,每走出去一步,就会有各种规矩和声音围绕着你,有的从你的耳朵边穿过,有的却能缠绕住你心和思想的边际。
除非她的孩子永远只在家里,只呆在她身边……
否则他们去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观念,然后去选择成为怎么样的人,那都是她无法料想和干涉的。
或许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家庭环境和成长的经历都脱不了关系,也都是命中就注定的。
赵春花倒没有觉得,赵富成为这样的人就是不好的。
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甚至是合格的儿子和很好的兄长。
只是这样的人,注定是会比较累的,赵春花也只是多少会心疼他而已。
“富子,要我说啊,你这也不叫把他赶出去吧?兄弟之间,谁有难处,不是互相帮衬的道理吗?”
赵春花也不是故意想让他难受的,他难受,她这个当娘的,难道就能好受得了吗?
所以还是尽量想把话说得再轻一点,好听一点,圆溜一点。
一味的“暴揍”也不可取。
“不是说做大哥的,就应该一直无条件帮着他让着他的。你叫贵子自己来说,他都不敢说你这个当大哥的,从小到大对他不够好。”
“娘,这些是我应该做……”
“不对,富子,这话不对。”
“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应该做的,你照顾弟弟妹妹,你呵护他们,你让着他们,那是因为你就是心地善良足够有责任心。这对他们来说,是情份,而不是本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