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菜都做完了,一直在灶上炖着的砂锅煲,此时也终于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陶向予垫块布,揭下盖子,热腾腾的白雾和香气就冲了她一脸。
这也有点太香了吧……
连陶向予都被这扑面而来的香气闹得摸摸肚子,大概整个肚子里冬眠的馋虫都跑出来了这一下子。
用筷子把沙煲里最上层的去姜、花椒、大料、桂皮,挑出来不要了,再撒上一小把切碎的芫荽铺匀,撒上点胡椒面跟白芝麻粒儿,这就妥了。
其实星鳗砂锅煲作为一个硬菜来说,也不是没有资格的吧!
陶向予突然猜想,待会儿上桌了这个沙煲跟花鲈球,哪个会更受孩子们欢迎一些呢?
就剩最后两个菜,做完了就可以上桌了。
陶向予站了一下,扶着自己的脖颈给按了按,松了松筋骨。
接着就今晚的汤了,从沙滩上顺过来的那袋小虾子还真派上用场了。
这里边现有的食材,她拿过来的鱼获,还有大哥带回来的食材,能做的她都搭配着做了,可谓称得上物尽其用。
只是刚刚把要做的菜在脑海里过一遍的时候,发现好像还少了个汤。
她们粤省人,吃米饭的时候要是没汤喝,可是要死人的!
饭桌上少什么都不能少个汤。
当然了,什么汤都行,不是一定要什么老火靓汤,煲什么补汤肉汤。
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家,别说根本没那个条件,就算有,也不可能真的天天喝那种靓汤的。
基本上都是清汤,蔬菜汤、蛋花汤、冬瓜汤、苦瓜汤、野菜汤、紫菜汤、鱼丸汤,再好一点的,就什么豆腐炖鱼头汤、螃蟹汤、鲜笋肉沫汤、猪血海带汤、桑杏猪肺汤、木瓜螺头汤……
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偶尔手头宽裕一些,也才会炖一锅胡萝卜玉米大骨汤、栗子老母鸡或红枣莲子甜汤。
煲一锅桂圆荷叶甲鱼汤或花生猪蹄汤、田七老鸭汤的时候,已经算是少有的大进补了。
准备少做个菜把食材拿来熬成汤的时候,突然瞟到了她带过来的但是可能被大嫂顺手丢到角落里的那袋碎虾子。
正好啊,一个快手靓汤这不就有了嘛。
这个汤还是十分简单的,除了里边碎碎的虾肉比较难处理一点。
这种是很小很小的小虾子,虾壳软,里面的虾肉剥下来还不到一个指甲盖那么大,主要是已经都不活了。
新鲜程度比较一般,以陶向予的经验判断,差不多就死了小半天,真要吃的话不是不行,最多就是肉感没那么好,倒不至于吃坏肚子。
但是陶向予从一开始拿回来就是不打算要里面这些虾肉的,所以就要把整袋虾子洗一遍,这样一洗再抠一抠就能洗掉很多了,把剩下的新鲜虾皮捞起来。
虾肉还没掉的,在热水里快速地烫一遍,再捞起来的时候,就壳肉分离了。
这也表明,这些很碎的虾肉确实是不那么新鲜的,要是真新鲜的虾肉,在开水里过一遍也是不会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