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葵虽不在了,但他们家一家子大大小小都已经是喝井水喝习惯了的,让他们突然再去喝溪水跟河水,别的都不说,就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个关。
老话怎么说来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
陶向予十一岁开始当起这个家后,为此苦恼了好一阵。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从前习惯的东西,等到她自己要拨着算盘子斤斤计较,才知道就单单用水喝水这个问题,一年的开销就跟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用心琢磨了些日子,才决定不如采取一个折中的法子——那就是吃的喝的跟洗的用的,分开来。
着人又打了一口水缸,比家里原来那口小一点,用来装井水,毕竟吃的喝的用水量相对还是少一些。
家里原来那口大水缸呢,就用来装溪水,溪水就供家里平时洗澡洗衣洗碗搞卫生这些。
家里用的溪水呢,平时就由大哥二哥轮流去挑回来,现在不比从前了,大哥十六七岁的壮小伙,脑子是没多少但是力气多的用不完,咳咳。
二哥呢十四五岁,虽然瘦得跟竹竿一样可到底是个乡下孩子,这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再有就是现在牛车跑一趟也没那么贵了,除了牛车之外,还可以给刘莉莉家借自行车和大水箱,跑一趟用不了多久,还能驮三四箱子的水,基本一口气跑个两三趟就能满足一家人一个星期左右的用水。
这样呢,既压缩了买井水需要的开支,一家人又还能继续喝又甜又干净的井水。
其实小时候陶向予就想过一个问题,他们乡下人家喝水用水,要么是井水泉水要么是溪水河水,那住在城市里的人咋办呢?他们喝的是什么水?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红星公社,就说他们的县城。
在陶向予眼里住在那里的人就算是城里人了,他们住的高楼,五六层楼那么高都有人住,那他们喝水用水是从哪里来呢?总不能是凭空掉下来的?
他们家住乡村里,用溪水都要走那么老远,城市里哪里来的小溪小河呀?
还有井水,她跟阿爸去过好几回县城呢,从来也没见那些街道跟高楼底下有水井这东西的。
直到后来二年级班里来了从城里来的转学生,在无意中她才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自来水管道和自来水。
陶向予站在房檐下看着那两口已经老旧还爬了些许青苔的水缸,心想现如今她距小时候已经十来年过去了,怎么他们还是没用上自来水呢?
什么时候乡下也能有自来水呢?
井水确实是更甜更好喝一点,且冬暖夏凉的,但是比起装个水龙头就能接到自来水,谁不想过更便捷的生活?
而且他们南漓岛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有点稀缺,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天吃饭喝水,这几年倒算不上干旱,可雨水也真的不多,很多水井都快见底了,只能是省着点用。
这段时间正值得秋收的最关键的时刻,雨呢是一定不能下的,真要下场大雨那可就完蛋了!可总是不下雨的话,又到处缺水用,只能说,总是很难有圆满的事,天也确实是不从人愿的。
老话说,天底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天上”何尝不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