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军上班赚工资,本来教师家属也是可以去申请下地劳作的。
这时候还没工分一说,但只要每天时间干满,既可以拿几毛的工钱又可以得一小袋瓜果回家贴补。
怎么看都是占便宜的大好事,很多人想要这份工作还没这个门槛迈进来呢。
可王葵却说她暂时不想下地,陶新军就什么都没问,自己去跟队上领导说他媳妇儿刚过门,他不想媳妇儿太累,不申请了,以后再说。
村里的那些娘们,没一个不羡慕王葵的,都说陶老师是把媳妇儿当公主疼爱了。
当然,嫉妒到看不过眼的也有,酸溜溜地说陶新军这哪里是娶媳妇儿啊,分明是迎了一个祖宗回家供着呢!这还不如当人家的上门女婿!
只能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用来比喻两口子过日子虽然不是太准确,但多少也有点那意思。
反正陶新军的确是没有任何怨言的,反而觉得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王葵嘛,却也不是不心疼自己的对象,前期是有些存心考验的意思,到了后来就是有点太习惯了,被惯坏了,想干也干不动了。
不过王葵倒也不是那种真的懒婆娘,她不下地也不干家务活,她做女红啊。
王葵干别的还凑合,可有双灵巧的双手,女红做得特别好,从纳鞋底到自己剪裁布料缝衣服,无论夏天的里衣、外套、衬衣,还是冬天的毛衣、棉袄、棉鞋。
无论女款的裙子、裤子、披风或是男款的套装、背心、冬大衣,她都做得来,甚至可以自己做些小设计,绣点特别的花纹图案。
她模样长得漂亮了,自然是离不开她本身挺爱美的,爱美的人审美都不错,家里她自己和陶新军的衣服、鞋子、枕巾、被套,都是她一手包办,时常还会接些女红的小活计。
多是不多的,每天换几个鸡蛋和一点红糖来补贴家里倒也足够了。
王葵生性比普通的农村女子多一些浪漫多情,眼光也是很高,虽然自己出生就是普通的农家女,却看不上那些总是脏兮兮,一口黄牙满嘴脏话,看起来就粗俗庸碌的农民。
当然,也包括渔民跟盐民。
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将来嫁一个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家庭的儿子也行,要么就是知识分子,拿笔杆子的,教书的也可以。
总之就是要干干净净,要文化高一些的,会念些诗词歌赋会作文章的最好,虽然她不一定听得懂,但她就是喜欢听。
陶新军考上高中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人了,虽然是外来户,家境很差,但她并不是很在乎。
她有一个好闺蜜跟陶新军考上了一个高中,有一次就借着去学校找闺蜜的缘由,不远不近地见了陶新军一面。
没有说上话,陶新军甚至都没看到她,但就是这一眼,王葵就认定了。
就是她心目中读书人的形象,斯文有气质,甚至比她印象中的一些知识分子还要好。
本来她对陶新军外貌上的要求是不太高的,长得稍微端正过得去就行。
可陶新军的外貌条件却是远远出乎她意料的,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虽然因为家庭条件贫困瘦得快跟杆子一样了,但这不重要,只要生活好起来,长胖一点是很容易的。
重要的是,长得实在好看啊!
五官是没得挑的,十里八乡要说没有比他聪明没他读书读得好的,那倒不是,只是比他聪明比他读书读得好的,绝没有比他外形更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