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陈妈妈都是想得到的,但确实她女儿就是弱势的一方。
别说已经越过了那条底线,就算是两个人清清白白,男方只要有心诋毁,在外人眼里女方就没有清白可言,更何况她女儿还真情实感,死活要嫁。
正所谓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再者,陶向予自己也是个母亲,若是从前还是意气少女的时候,她可能只会觉得小陈妈妈太软弱,这男方家明显不是盘好菜,就这还要倾家荡产让女儿嫁过去,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就不能硬气一点,清白算什么,名声又值得几个钱,比得上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吗?大不了带着儿女去别处生活,总之就是不能这么便宜男方家吧!
但现在的陶向予,已经不会这么天真和冲动了。
不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未经过他人苦楚,没有资格指责他人的选择。
做母亲已经够不容易了,不是谁都有豁出一切的勇气和底气的。
陶向予对于小陈和小陈妈妈,都怀抱同情,虽然她自己的生活也过得不咋样。
寡妇带两娃,更没什么吃饭的技能傍身,每天累死累活都挣不满工分,要不她也用不着走十几里地背着家里人来这里洗碗打工挣点辛苦钱想给团子们改善改善营养。
但事情遇上了,她也没办法真的完全不管不顾,看着一个小孩在这躲着自己挤眼泪。
陶向予有点恨自己为什么不是那种真的冷漠无情、铁石心肠的人。
某种程度上,那种人感知不到他人痛苦,真的可以过得更好。
可惜她都活了快二十年了,像毛笔字非要拗成硬笔字,实在是难改的。
陶向予没有再多问什么,只是把身上的钱——她这天刚好拿了这周结的工钱3块2毛钱,上周拿的3块2毛钱,买煤油、地瓜、苹果和馒头,花掉了4毛。没放家里,本来想就随身放着,一个月干完凑个整数再拿出来。
还有早上婆婆刚塞给她的6块钱,原本是知道她到公社附近办事,想给她买衣服或随便买什么可以花的。
凑起来总共12块钱,陶向予想了一下,叫小陈等一等,然后跑出去了一会儿,再回来的时候就多了4块钱和几张票,包在一起给了小陈让他拿去给他妈妈先救急了。
小陈惊得都噎住了,他跟陶向予说这些,是没有求她帮忙的意思的!
16块钱虽多不多,但也不少了,尤其是对现在的小陈一家来说。
看孩子吓得一直推拒,陶向予又觉得有点好笑。
不得不轻拍了一下他的脑瓜子,跟他说:“又不是白给你的,是我借你的,身上钱不够,里面有几块钱还是我去跟范老板提前预支的工钱,那几张票是范老板额外给的,说是不用还了。但是钱要还的哦,我要是地主资本家那就送你了,可惜你也看到了,我不是。”
小陈这才敢收下,又感激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是一定会还的,还要给陶向予写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