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我努力干了几个月的活,如今却要进别人家的门,想想就难受。”
楚玉一脸的心疼难过,看得周围的人大笑打趣不止。
很快,桌案、大称摆放出来。
大队长念出了全生产队公分最高的一家。
然后细细选择要粗粮还是细粮,要多少。
一通忙活下来,就过了近二十分钟。
然后后面的越来越顺,到了傍晚,生产队的人家也不过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家分到了粮食。
而知青们则是在最后的,新知青更是。
只能等分粮完全结束,根据生产队剩余的粮食来看,才能确定能借多少粮。
中途,赵菁看得无聊,想要回知青点。
可楚玉却兴致勃勃的看大家分粮食,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美其名曰:攒经验。
第四天,终于轮到了知青们分粮,然后是顾洲和老爷子。
最后,赵菁等新知青借粮的借粮,买粮的买粮。
赵菁、齐文林、刘明浩三人家境都不差,是买粮。
其他人都是借的粮食。
“菁菁,后天就是元旦节了,你说咱们知青点会庆祝一下吗?”
楚玉看着自己刚借来的一大袋粮食,楚玉兴奋的问道。
“不知道。”赵菁摇摇头,回道。
她想了想,又说道:“要不咱们那天吃顿好的?”
“放心,像这种日子,咱们都会聚在一起吃一顿,也算团圆饭了。”
离得近的庄孝理听见两人的对话,回头笑着说道。
“耶!”楚玉激动,“真是太好了,那我得想想准备什么好。”
新知青们也听见了庄孝理的话,都有些开心。
“张知青,那我们能请假回家探亲吗?”
有人忐忑问道。
“不能!”
不等庄孝理说话,齐文林已经代他回答了。
“我已经问过了,下乡没满一年不能请假!”
顿时传来几声哀嚎。
赵菁没注意他们的对话,心里想着远在京城的父母。
心中忧愁暂时回不去,又隐隐庆幸暂时回不去。
无限矛盾。
而后,她又想到了顾洲和老爷子。
他们相依为命多年,吃糠咽菜已是常态。
她想,有没有可能邀请顾洲和老爷子到知青点吃饭,一起热闹。
再则,老爷子元旦后就要正式给人上课了。
经过几次接触,她能感觉到老爷子对外人的排斥和不信任。
让他先和知青们接触一下,以知青们对顾洲的态度,对老爷子也会比较尊重。
赵菁琢磨了一晚上,没睡好。
“顾洲,元旦节我们知青点会一起过节,你也来吧。”
直到元旦前一天傍晚,赵菁才把邀请的话告诉顾洲。
当然,她已经正的了知青们的同意。
“不了,你们自己过吧。”
顾洲淡淡拒绝,并没放在心上。
“不行,不仅你得来,还得把外公也带来。”
赵菁语气强烈,却不失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