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白花花的钾盐,李三彪道:“咱们今天就晒他五吨,争取当天出盐一卡车!”
但这附近都是沙地,想要找块地方晒盐也不容易,
想要大规模生产,还得建设一个盐场!
要是找上级去批钱,且不说有没有单位乐意投资,1984年这时候,国营单位都在找关系,投资炒作小轿车,好卖给其他单位挣钱呢。
就算农业部这样继续钾肥的单位愿意,你找他们要,农业部门也不会随便给,怎么也得论证一番。
对此,李三彪早就有了主意,因为他看到过后来钾盐矿的资料,知道建设基本要点。
矿井核心设备就是一套能钻孔的水采设备,也就是一个带有长螺旋钻头的钻机,以及深井水泵。
还需要建设一道连接水井和盐田的引水渠,将抽上来的卤水引到盐田里去。
所谓的盐田,也就是一个个很浅的池子,有点像水田。
如果是海边的盐田,就不需要采水设备了,靠着潮汐就可以,而这里就得有大功率的水泵。
地下开采的卤水,放在盐田里面日晒,形成盐结晶,日晒出光卤石和钾混盐,再依次加入水对盐田进行分离,得到软钾镁矾和氯化钾。
最后把二者混合加水转化为结晶,得到硫酸钾,这些就可以直接当做肥料了。
当然,想把肥料运出去,还得有大量投资,需要修一条卡车能高速行驶的沙漠公路,还得添置几十辆卡车,而维持钾矿出盐也得盖若干厂房,需要水泥和钢材,这些都需要从外面进来。
这里离基地将近300公里,最近的吐路翻市也有200公里,修路可不是闹着玩的,需要大量经费。
李三彪本来也要圈富二代们的钱,便道:“是这样,我们预估要是开采的话,这里的钾盐现在每年就能赚几亿元,未来将会是几十亿的规模。但把钾盐开采出来,还需要大量投资,这样吧,我把咱们未来的盐业公司分成一千万股,你们如果留下来,允许你们每人最多认购一万股,每股两千元,大家自愿认购,今后收益均分。”
众人听了这个股份价格,不敢置信道:“什么?每股两千元,那每个人总共得两千万啊!”
“我们这么大的投资,才能换取千分之一的股份?这个公司也太值钱了吧!”
李三彪道:“大家想一想,如果现在投产,我保证我们的钾盐每年都得有上亿的销量,你那点投资不是很快就能收回来?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在说,估算是你们要考虑清楚啊!”
跟李三彪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富二代,如郭大公子,马上就宣布入股,这样一来,其他富二代也纷纷认购股份,从2000万到几万块钱不等。
最后,最多的郭大少爷掌握了千分之一的股份,而李三彪也买下了同样的股份,其他人跟风,有十几个阔少也认投2000万,其他人多少不等,最少有20股的,这些富二代凑了20亿,现场签署了投资协议。
这下李三彪放心了,他宣布这次考察顺利结束,领着车队浩浩荡荡回到了米兰基地。
李三彪把盐田的样本交给了米兰基地,进行深度化验,基地有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