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霖的询问,本就对这条家训充满怨言的温武不由得向刚认识的两人大吐苦水。
“我从小到大就喜欢美食,但是又吃不下太多东西,所以经常看到什么都想吃,偏偏每样吃个一两口就饱了,总不能让店里每样都只给我做一两口吧?爷爷定下的那条不能浪费粮食的家训真的害死我了。”
温武抱怨归抱怨,对于一手创立温氏农业帝国的温老爷子却很是推崇。
“爷爷他真的是很厉害的一个人,我家基本在所有农业领域都有涉及。你听说过温氏牧业、温氏粮油和温氏种业吧,这些都是我温家的产业。”
温武虽然只是温家一个纨绔子弟,但是显然对于家族生意颇有了解,对于温家偌大的产业很是自豪。
对于温老爷子当年白手起家的故事了若指掌,滔滔不绝地向两人介绍起他既憧憬又害怕的温老爷子。
如果说傅鹏池是龙傲天式的男主,那温老爷子显然就是种田文的事业型男主。
温老爷子真名为温裕,是温家村里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父母早逝,只留下他和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相依为命。温裕作为家中的长子,年纪轻轻就要挑起了家中的生计,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妹,活得很是艰难。
幸好温家村里的长辈看他们生活艰难,平日里偶尔会接济一二,遇到红白事时更会叫上他们吃上一顿难得的大餐。
温老爷子从小生得高大强壮,力气大又善于种田,一人就能干三个大人的活,庄稼活干得比村里的一些经验丰富的庄稼汉还好。
因此虽然生活困难,还是能够勉强拉扯着三个弟妹长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即使当时的农业水平已经脱离了完全靠天吃饭的程度,但是面对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还是难有抵抗之力。
当时不知何种原因,旱灾和水灾轮着来,即使温裕再能干,面对这样的灾害都无能为力,因为田地收成少而沦为难民。
即使温家村的村民有心帮助他们,但人人都自身难保了,即使想帮忙也有心无力。
看着哭着喊饿的弟弟妹妹们,温裕作出了一个影响终生的决定。
走出温家村!
虽然他很不舍得从出生后就一直生活的这块土地,舍不得他精心伺候的庄稼田地,但是为了让弟妹们吃饱,为了活下去,他只能离开熟悉的温家村,前往陌生未知的城市。
俗话说,不破不立。
离开温家村后,温裕到了县城后就凭借高大的体格和勤劳肯干的性格,很快就找到几份工作,日常靠打几份零工倒是也活得下去。
其中一份工作是给印刷厂搬运印刷品,在工作过程中温裕耳濡目染就学会了识字,经常在搬运印刷品时看到书籍报刊上面的信息。
偶然有一次,温裕刚好在搬运的时候发现搬运的正是农业方面对书籍,本就对种田有天赋和热情的温裕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一亩田居然能量产那么多,而且还能不需要土地也可以种植,温裕因此被这本书激发了学习农业知识的欲望。
为了能够学习更多知识,甚至利用空余时间去图书馆借书和进入学校旁听。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如此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很快就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农业方面的专家余教授。
余教授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农业教授,从第一次看到这个青年后就从他眼中看出了对农业的热情,接触过后更是发现这可真是颗好苗子啊,作为教授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挖掘和培养出一颗好苗子。
虽然后来这颗好苗子不愿意跟随他继续搞研究,而是走上了实业的道路,一手创立了称霸全球的农业帝国。
温裕的成就固然与余教授的鼎力支持有关,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温裕对于农业和土地充满热情和天赋,在商业方面又敢拼敢干。
试问这样在农业和商业都具有独特天赋的人,怎么说都是百万里挑一的存在。再兼具热情,如何能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