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钧言道:“今汉室陵迟,四海未宁,刘和报仇兴汉,仁义远着,以我观之,能治乱讨逆者非此人莫属。明台本为汉臣,今其奉诏讨逆,何不归顺,树功立业,不失为明智之举。”
王博吃了一惊,叹道:“刘和之名,下官早有耳闻,田丰、麹义皆弃袁从之,足见岂能。奈何先生此议为时晚矣,郭援执掌兵权,如之奈何?”
崔钧笑道:“大丈夫为国效忠,不论早晚,只看时机!博陵危在旦夕,伱我今为大义,分忧共患,为时未晚!”
王博忙抱拳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对策?”
崔钧言道:“博陵距范阳不过百里,郭援既到此,吾料刘和已然出兵,可先派心腹人北上打听消息,告知实情。吾等今夜于府衙设宴款待郭援,将其灌醉,待大军到时,里应外合献城,可保博陵百姓无恙。”
王博从其计,写密信命心腹人出城求援,又派人请郭援赴宴,说请名士崔钧陪同,郭援倍觉有面,欣然而来。
傍晚时分,郭援来到府上,与崔钧见礼,抱拳道:“久仰先生大名,我舅父曾与令尊共守长安,交情极厚,今日得见先生,三生有幸。”
崔钧疑惑道:“不知尊舅何人?”
郭援挺了挺胸膛,傲然道:“正是侍郎钟元常。”
“原来是钟侍郎外甥!”王博吃了一惊,王博面现犹疑之色。
钟繇乃当今名士,又是黄门侍郎,谋害了他的外甥,那还了得?
却见崔钧还礼道:“钟侍郎高古开达,忠于朝廷,必定乐见平叛讨逆之事。”
郭援大笑道:“那是当然,若非西凉贼军把持长安,某早去朝中拜将杀敌,何至于在此被人呼来喝去?”
崔钧见这郭援眼高手低,并无实才,想必他这将军之职,也是袁绍看在钟繇之面委任的,心中愈发不耻。
几人叙礼入座,酒宴早已摆好,众人推杯换盏,郭援句句不离舅父,崔钧也盛赞钟繇书法,相谈甚欢,不觉酩酊大醉。
王博命人将郭援扶到后堂歇息,来到城上巡视一圈,只见星光熠熠,四野俱寂,却不见有任何动静,不由心中急躁。
惴惴不安等到天明,不见刘和兵马到来,文丑部将却先到博陵,王博顿时心灰意冷,看来是报信之人未曾找到刘和,或者晚来一步。
守军不敢怠慢,急忙开城接入,来将先分兵接管城防,听闻郭援酒醉酣睡,勃然大怒,命人将其押到堂下审问。
郭援此时还宿醉未醒,迷迷糊糊答话,那人大怒,命人将其推下去斩了。
郭援猛然酒醒,大叫道:“吾乃钟侍郎外甥,谁敢杀我?”
士兵不管他挣扎,往外便拖走,郭援用手抓住门框,嘶吼道:“吾舅钟元常!”
却见那武将身后一名亲兵跨步而出,淡笑道:“吾父刘伯安!”
兄弟们,这周事情有点多,打乱了时间,以后会保持稳定更新!
接下来是一场大战,最近也在构思情节,有时候有点卡文,希望诸位多谅解。
投票多少都是支持,评论好坏都会虚心采纳,抱拳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