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左右逢源
兴平元年冬十月,刘和破灭公孙瓒,消息传出,北方震动。
袁绍正在邺城为三子袁尚举行冠礼,邀请冀州名流,大宴宾客,闻报勃然大怒。
先前麹义兵败叛逃,与张合皆投奔刘和,袁绍本就怀恨在心,此时再听刘和灭公孙瓒,竟又被他捡了便宜,已忍无可忍。
遂召集众人商议道:“刘和自出走邺城,屡屡与某作对,坐收渔利,若任其坐大,其患更甚公孙瓒,诸位有何对策?”
逢纪言道:“刘和不过投机取巧,实则并无本事,主公只需发动十万大军威慑,便叫刘和束手而降,幽州唾手可得。”
审配却道:“刘和自到幽州,举贤任能,收买人心,此人极有雄心,岂能因大兵临之而降?王师不出则已,出则必胜,若再如攻易京那般,仓促起兵,无功而返,恐徒折威名,得不偿失。”
袁绍沉吟未决,忽然问许攸道:“曹操以质换粮之事,进展如何?”
许攸摇头道:“孟德生性诡诈,半月不见动静,恐有反悔之意。”
原来中原混战,曹操讨灭张邈等叛军之后,准备整军再战徐州,却不料正当秋收之时,兖州蝗灾爆发,境内颗粒无收,再加上连年交战,百姓易子而食,曹军粮草也全部耗尽。
曹操派人向许攸买粮,许攸义正词严拒绝,并向袁绍主动揭发,赢得袁绍一番夸赞,再也不信关于许攸倒卖军粮的传言。
袁绍曾因此怒斥屡次举报的审配,许攸连挚交好友曹操都不肯私售军粮,更何况其他人?
许攸趁机献策,可派人向曹操传信,只要愿听袁绍调遣,将曹氏宗族家眷迁到邺城,便可提供军粮。
袁绍期待将昔日好友收至麾下,与许攸三人共谋大事,如果曹操来降,正好可派他去攻刘和。
见曹操至今未有答复,袁绍大感失望,冷哼道:“军中无粮,某倒要看阿瞒如何成事?”
陈琳言道:“近来兖州有消息传出,曹操因军粮紧缺,在军中设摸金校尉,搜集钱财购买粮草,或许已解燃眉之急。”
袁绍疑惑道:“何为摸金校尉?”
陈琳摇头叹道:“便是收集各处盗墓贼,将其纳入军中,专挖各家坟墓丘陵,搜集墓葬之物!”
“好个曹阿瞒,竟敢做出此等下作之事!”袁绍大惊,拍案骂道:“先屠徐州十余万百姓,又挖人祖坟,阿瞒枉读圣贤之书,其行与禽兽何异?”
陈琳也因曹操杀边让等名士对其不满,骂道:“曹贼此举大损阴德,古往今来闻所未闻,其子孙后代皆不得好死。”
许攸忽然捻须笑道:“也不知阿瞒如此作孽,罪恶应在曹氏还是夏侯氏之后?”
众人无不大笑,审配见袁绍偏离主题,忙提醒道:“曹操在中原自顾不暇,无需顾虑,主公心腹之患乃是刘和,当早日平定河北,再扫荡中原未迟。”
袁绍蹙眉道:“天寒地冻,不宜出兵,但刘和又得易京钱粮,不可任其发展,只派偏师骚扰如何?”
“不可!”许攸摇头道:“偏师骚扰幽州,若遣偏将,恐为吕布、赵云等击破,若用大将,唯颜良将军可当此任,其身系冀州安稳,不可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