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来成为老师就是受这件事影响,人生或许会有很多外力难以抵抗,让我们改变初衷,换了方向,但至少掌握地多一些,也能在困境中多寻得一线方向。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导他们如何去学习知识,还教他们如何去运用学习到的东西。
山有宝藏,也要懂得开发利用,否则亦只是空山一座。
童年时种下的种子一路陪伴他长大,指引他在人生中的选择和方向,现在居然又箭指回路,将他引向来时的方向。
经过三十年的岁月蒸腾,他对年少时的信念一路执行地都很顺利,可当下听着这个村落的名字,却生了忐忑。
这座贫困了几十年的村子,他去就可以吗?
他真的能做到吗?
而且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
可是,明知不可为,他却想为之,他觉得他疯了。
忐忑拨通妻子电话的时候,那头沉默了许久,他努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绪,以寻常的语气同妻子陈述出来。
说完,他问了一句:“你觉得,我该去吗?”
良久,艾艾才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努力营造的豁达释然开朗:“哎呀,那你就去嘛,毕竟是童年信念开始的地方,多有意义啊。”
“艾艾……”
电话那头的女人忽然正经起来:“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记得,当然记得。
两人就是在做志愿者的路上认识的,那时候江北某小城突遇暴风和强降雨,不少村里的人家房子坍塌,吃喝紧缺。他们不惧风雨,开着货车前去给他们送吃的。
路上时,艾艾问崔志,两人要是英年早逝了怎么办。
崔志不知道如何回答。
艾艾笑了,说:“我这一生啊,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
那句话就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崔志豁然开朗,所以,丁牙村的贫困便如同黑暗,至今未见炬火。
而他,便是那唯一的光。
“我知道,艾艾!”心头的雾霾顷刻散去,露出了头顶的万丈光芒。
后来,崔志便同妻子商量,将女儿艾艾送去了岳母那里,等到妻子隔离结束再接回来,也不耽误学习。
安排好家中的一切之后,崔志便踏上了前往丁牙村的路程。
当然,激情昂扬永远只是故事的开始,困难才是永恒的主题。
来的第一天,崔志便被一场架给抓伤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