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238章 钱财管家难善终

为祝贺李适生日,李正己又献来细绢三万匹,田悦也献来细绢三万匹。

德宗命令把这些丝绢全部转交国库,记账充抵他们属地的租赋,他抵减税赋的的做法令李正己、田悦佩服。

国库收入支出账目,钱财的调度支配,德宗李适命吏部尚书刘晏兼管,授任刘晏为左仆射。

刘晏本来和户部侍郎韩滉,分管全国财政赋税收支。韩滉负责征收,刘晏负责开支。

韩滉对百姓压榨太苛刻,天下百姓都声讨咒骂韩滉,这事传到皇帝李适耳朵里,李适想,韩滉这人名声已经臭了,实在不能再用了。

德宗李适改任韩滉为晋州刺史,让刘晏主管全国的收入开支,他就成了大权在握的“财政总长”。

刘晏理财有智慧才能、变通调济有无,调控精巧微妙。

他曾历任朝廷税赋转运使,盐铁租庸使,是当时管经济的一把好手。

他的财税做法是,上不妨碍国家财政收支,下不压榨百姓太重。

他说:

“国家理财得以养百姓为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盼头,他们才敢生儿育女。

人口是财税来源,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的赋税自然增多。

赋税负担过重,生活压力太大,老百姓不敢生小孩了。人口越来越少,人都没了,谁创造财富?

没了人口,官府跟谁要赋税去?”

刘晏命令在全国各道官署,设置知院官。

知院官工作量很大。每月每旬,刘晏必令各地详细报告各地下雨下雪情况。

各地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要如实报告,发生旱灾涝灾、粮食歉收更要如实报告。

丰年时,朝廷高价买入地租赋税之外的粮食。

灾荒年月,除了免费发放救灾粮,国库还低价放粮,让老百姓买得起粮食救命。

刘晏有时用国库存粮,换购其他物资供给官府使用。

地方上遇到大灾之年,不用州县官府向朝廷申请,刘晏早就了解各地情况,他向皇帝奏请批准,对灾区免除租赋,开展救灾赈灾,发放救济粮。

这样调济得法,战乱中人口还有缓慢增长,老百姓没有呼天抢地哭喊日子过不下去的。

刘晏又尝试平盐法,撤除地区阶限,裁撤光拿工资不干事的盐官。

只在产盐区没置官吏收盐,让商人往各地调运。

个别地方,地处偏僻,运输困难,由官府负责运盐。

有的地方食盐短缺,盐商卖高价,也由官府调运平抑盐价。

官府贩盐挣了钱,老百姓不缺盐吃。

自安史之乱起,朝廷连年用兵征战,军粮给养花费甚多,老百姓不堪重负。

幸亏朝廷重用了刘晏,得以微妙调济、以盈补虚。

刘晏每年经手的钱财,不计其数,他廉洁节俭,毫厘不贪。

他家里不花闲钱养奴仆婢女,守住清贫过日子。

他工作勤恳,大事小情,立即解决,绝不拖延。

后世人们推崇他是理财能臣高人。

如果说战乱的唐朝廷是一个衣服破烂的巨人,刘晏就是手法高明的缝补匠。

他缝缝补补,朝廷的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刘晏在管钱财的位置上任职太久,他在各种利益纷争的风头浪尖上,得罪不少人,挡了许多人贪腐财路。

他的位置让人眼红,他大公无私,引起了想贪腐的人仇恨他。

管理钱财的重要官员,多是他教出来的弟子,别人安插不上。这也免不得连累刘晏受到嫉妒怨恨,诬蔑诽谤。

这时崔佑甫推荐杨炎为 宰相。

杨炎本来和刘晏关系不好,元载被处死后,杨炎受到牵连被贬官。

杨炎受到元载牵连,就是刘晏在审案组给他定的罪。

杨炎当上了宰相,心里不忘怀恨,天天想报复刘晏。

他见刘晏善于理财受到李适信任,于是请求实行财政改革,出台两大计划,报请德宗李适试行。

第一措施是请求把天下钱财,全部贮存在国库。

肃宗李亨时期,第五锜担任度支使,因为长安将领,领取钱财随意无度,第五锜供应不上。

第五锜奏请肃宗李亨把天下税赋租庸钱粮丝绸,统一存储国库,免得自己没得开支。

那时皇帝没有精力过问钱财收支,当然要委托宫廷宦官理财。

但是宦官都不清廉,都当了国库蛀虫,他们监守自盗,中饱私囊。户部没法详细查他们。

这次杨炎请求,不再在外库存钱存粮存物,避免中央地方两本收支账,两套仓库,地方私设钱财库府支用无度。

第二措施是实行两税法。唐初是分为租庸调三项。按地收租,按人收庸,按户收调。

两税法收商税是三十税一。国民照章纳税,一年分两次收。夏天收一次,秋天收一次。

租庸调合并,按田亩收税。

第一措施,发号施令就能推行。大历十四年冬季,地方外库资产移交国库。

第二措施比较费事,核查各家各户田亩数,不得虚报多报农民田亩。地方官多报田亩,多收一钱,便是违法犯罪。

民间百姓都情愿实行,杨炎的财税改革成功实施。

为了进一步削弱刘晏管理财政的权力,杨炎对李适说:

“尚书省是国政根本,职能应该更专业,不能兼职太多。”

于是把刘晏兼任度支使等职权,全部撤销。

杨炎步步进逼得手,干脆向刘晏本人发起攻击。

德宗李适做太子时,代宗李豫曾宠爱独孤妃,独狐妃生了个儿子叫李回,曾封为韩王。

宦官刘清潭等人,秘密向代宗李豫请求,请求立独孤妃道为皇后。

刘清潭多次对代宗李豫说李回是天选之人,应该立李回为太子,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动摇李适太子地位。

事情还没做成,独孤妃就已生病死去。这另立太子的事因此搁置,太子李适受了一场虚惊。

杨炎实行财税改革让刘晏失宠后,入内宫见德宗李适,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

“陛下您幸亏有祖宗英灵及天神保护,才没有被奸贼排挤祸害。

当时宫内宦官早有奸谋,要废去您的太子地位。

刘晏那时候是这事的主谋主使。

如今陛下已经当上皇帝,刘晏这个奸贼还没有受到惩罚。

他刘晏至今还傲骄自大、趾高气扬地进出朝堂。

我不指出他这个当时密谋废黜您太子地位的幕后元凶不行,如今我请求严厉惩办他。”

太子地位受到威胁这事,本来李适已经忘怀。

突然被杨炎又提起来,李适不禁愤怒满胸,要传诏立即逮捕刘晏入狱。

宰相崔佑甫在一旁劝解:

“这事来龙去脉模糊不清,不应轻易相信,且朝廷已实行大赦,不应追究过往。”

朱泚也上奏表化解此事。

德宗李适始终怀恨刘晏,把刘晏贬为忠州刺史。

杨炎还不肯罢休,定要置刘晏于死地,他才心里痛快。

杨炎提升他的同党庚准为荆南节度使,嘱咐他想办法除掉刘晏。

庾准就给李适写奏章说:

“刘晏被贬官后内心不服,对皇帝心怀怨恨。

官员对皇上的处置心怀怨恨,按刑律应该处死。”

庚准还伪造了刘晏写给朱泚流露对皇帝怀有怨恨的书信,作为证据。把这封信连同奏章一起,派人送给德宗李适看。

杨炎这时又催促德宗李适从速处死刘晏。

这时崔佑甫已经病死,没有人营救刘晏。

德宗李适不查真假,派宫中使者,骑马到忠州,向刘晏也传达圣旨,令刘晏上吊把自己勒死。

刘晏被赐死后,刘晏的妻子儿女都发配岭南,包括他的亲戚,受到牵连的达几十人。

官员和百姓都为刘晏喊冤。

刘晏死了,只有杨炎心满意足。

他在家中哼着小曲,在饭桌上摆上几碟菜,自鸣得意地喝着小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当印书就能增长悟性王索明便整日苟在印坊低调做工江湖却平白掀起波澜什么白衣秀士,什么索命阎王更当不得书法大家,何足道画中圣手官宦小姐抢着倒贴,江湖侠女深情难忘你说我家世卑贱,功名低微儒教大佬青眼有加,释家金刚邀我剃度,道门掌教唤我师兄六扇门皆为岳丈所辖,东厂赤衣尽是兄弟走狗江湖朝堂,任我横行!某日大内传来一声暴喝:皇帝老儿,焉敢禁毁书籍,大兴文狱!——————————王索明屹立巅峰,望京师神目如电书
逆刃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