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185章 弹劾不管用

我命在天,杨国忠又能干什么呢?”

安禄山部将都说:“恭贺大王脱离险境。”

安禄山摆设酒席大宴部下各位将领,犒赏将士铜钱丝帛。

安禄山派人从各地选购好马当战马,为举兵造反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

深居九重深宫的李隆基,认定他是忠心耿耿,毫不怀疑。

安禄山又派副将何千年, 来长安入奏李隆基,请求批准任用胡族将领三十二 人,把安禄山下属里的汉族将领大部分替换掉。

老糊涂虫李隆基这时还不怀疑,允许执行。

同平章事韦见素,刚被杨国忠推荐上任,得以参与政务。

他紧急去杨国忠府上,对杨国忠说:

“安禄山久怀反叛之心,如今又请求用胡人将领代替他属下的汉族将领,分明是要造反了。”

杨国忠急得跺着脚说说:

“我早预料这个胡人杂种必定反叛,怎奈皇上不听我的话,我多次说都不管用。

前几天我在东宫进言,他还是一点都不听!怎么办?怎么办?”

韦见素说:

“咱再次劝谏行不行?”

杨国忠点点头,约定于第二天上朝,两人同时进谏。

第二天早晨,杨国忠进见李隆基,刚要开口,李隆基就问他:

“你们都怀疑安禄山么?”

韦见素对李隆基说:

“安禄山买马招兵,用他们胡人代替汉族将领,种种谋反迹象,已经明白显露。

请求陛下别信安禄山表白忠心的那些鬼话。”

李隆基一概不听。

杨国忠一看这情形,知道劝说也没用,只好闭嘴不发声。

退朝后,杨国忠对韦见素说:

“我说是无论怎么劝说皇上,都不管用是吧?”

韦见素想了一会儿,说:

“有了。有了。安禄山出了长安,高力士奉命又送行了一段路。

高力士回来告诉皇上,说安禄山没能当上宰相,心里很不高兴。

我想啊,与其让安禄山握有重兵在外,不如召安禄山回朝廷,让他担任朝廷大官。

安禄山当了京官,让贾循守卫河东,吕知海守卫平庐,杨光翱守卫范阳,把他的兵权分解成三部分。

安禄山这匹狡猾的胡狼就不用担心了。”

杨国忠听了鼓掌叫好,对韦见素说:

“我此前为了这事,曾奏请皇帝罢黜了张洎兄弟的朝官。

我把任命安禄山为宰相诏书草稿改成任他为左仆射时,只有张洎知道,为什么安禄山马上就知道了?

这一定是张洎兄弟,暗中密告了安禄山。

可惜皇帝让张均出守建安,张洎出守卢溪,对他俩处罚还是太轻了。”

韦见素说:

“发现羊圈里丢了羊,不管是羊是从破洞里逃走的,还是被狼叼走的,赶快修补羊圈,还不是太晚。

请杨公立即奏请皇上。”

杨国忠和韦见素联名上疏,奏请安禄山回朝当宰相。李隆基批准,即令他俩拟写诏旨草稿。

哪知诏书写好了,李隆基搁置一边,就是不颁布。

李隆基只是命令宫内使者辅璆琳,带上珍贵的一马车果品,去范阳赠送给安禄山,临出发前暗暗嘱咐,让他察看安禄山那边有什么谋反迹象。

一马车果品有啥好稀罕的?皇帝派人千里来送?

安禄山知道送果品是个幌子,派人来是探听虚实是真。

他偷偷用黄金贿赂辅璆琳,辅璆琳回来对李隆基说:

“安禄山精忠扳国,毫无二心。”

李隆基派个奸人去巡察奸人,结果是他继续被蒙在鼓里,做出错误判断。

李隆基召见杨国忠说:

“朕知安禄山无心谋反,所以和他坦城相待。

你们都担心他谋反,从现在起,安禄山由朕自己担保,你们不用再发愁担心了。”

李隆基即信任安禄山,自觉高枕无忧,越发纵情声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烟火大唐
烟火大唐
穿越到唐朝,你会做些什么呢?一人之下?声色犬马?咸鱼舔狗?种田人生?幕后推手?迎娶公主?那……如果你是皇族呢?“我舔了李二半天,他居然要杀我?”李世民:“朕才当了半年的皇帝!”太子:“皇叔!你会杀了我们吗?”李杰:“……蝴蝶的翅膀,真好看啊!”
戏流沙
流华录
流华录
长天留痕,渊渟现龙,风流清华,绝代双骄。这朝堂之上、江湖之下,你的名字刻上去,便再也消磨不去了。
清韵公子
平民乱闯三国
平民乱闯三国
一个销售人员穿越三国变成韩馥的儿子韩煜,一个在社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来到三国一步一步最后走到自己都不敢想的高度
幻羽苍穹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亲信:皇上,孙权手下的全部谋士要同您舌战阿斗:去确认一下,是孙权的全部谋士?亲信:回陛下,全部!阿斗一个战术后仰:让他们一起上吧,朕还要去养鸡场视察母鸡下蛋!……亲信:皇上,曹操手下的全部武将要同您单挑!阿斗:确认一下,是曹操的全部武将?亲信:回陛下,全部!阿斗一个战术后仰:让他们一起上吧,朕赶时间去兵工厂画图纸!……将军:皇上,咱们造了50艘战舰了,还继续造吗?阿斗:造战舰种事,就像问鼎中原一样
汉卫
穿越明末两太子
穿越明末两太子
大明朝亡了。两朝太子都是魂穿来的货。天启太子有继承,穿越即造盒子炮,造枪,造炮……还要收拾人心,建造大明国。崇祯太子光沟子没麻线,光杆司令一坨……在大明余晖之下,他们一南一北,各有作为。有同一个目标:要让华夏文明的光芒,照亮全人类前进的道路……
嶲州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