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75章 连战连捷

这时的尉迟敬德,已经辞官退休,享有朝延俸禄。(唐朝时只有高级官吏才有退休金)。

他骑上家里养的一匹老白马,独自赶到李世民住处,当面阻止李世民说:

“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又在定州。长安洛阳,腹地空虚,如果有紧急事变,如何抵挡?

偏僻遥远的边界小国,怎么值得劳动陛下万尊之躯?

不如只是派一支军队,约定时间平定蛮夷为好。”

李世民说:

“我已安排房玄龄留守长安,萧瑀留守洛阳,可以没有顾虑了。

爱卿你如果还愿意从军,还可以跟随我东征。”

尉迟敬德不放心皇帝安全,愿意跟随李世民同行。

李世民自己佩带弓箭,并在马鞍后面带上了自编的防雨蓑(suo)衣。

李世民领军日夜兼程,直到幽州(今北京),当下向李世绩传授计策。

他说:

“你可表面上装作出师柳城,虚张声势。

暗中渡过辽河,直捣盖平(今辽宁营盖州市)。”

李世绩依计而行,安全抵达盖牟城下(今辽宁抚顺)。

高丽军队没有防备,突然发现唐军到来,惊慌万状。

有高丽士兵喊:“天朝天兵天将来了!快跑呀!”

李世绩领兵一鼓作气杀进城里,俘虏高丽两万多人,获得粮食10万石(dan)。

这时张亮也率水师(海军陆战队)渡海,袭击卑沙城(今大连大黑山城)。

卑沙城四面峭壁,只有西面可以登城。

左骁卫将军程名振,副总管王大度,领兵夜晚登上西城门,砍死高丽守兵四十多人,其余的吓得逃散。

唐军入城包抄,拘押住男女8000多人。

唐军水陆两军都到幽州向皇帝报告胜利。

李世民想亲往前线指挥作战。

中书侍郎岑文本,负责全军军粮、马料、军械及其它作战物资调拨分发,每一笔支出都要计算准确和及时记账。

他日夜操劳,忙得连打盹的时间都没有。

连续多天超负荷劳作,逐渐体力精力枯竭,岑文本忽然猝死在幽州唐军“作战后勤总部”工作岗位上。

李世民惊闻岑文本去世,前往探视。

已经死了的岑文本趴在桌子上,还保持着一手按着算盘,一手握着毛笔按在账簿上的工作姿势。

李世民看见这样的场景,难过地泪水夺眶而出。

他追赠岑文本为侍中,令兵士抬棺材西行归葬。

然后李世民领兵起驾东行,半途接到李世绩军情通报:

唐军已进击围困辽东城(今辽宁辽阳老城)。

高丽国派四万人来救援,被江夏王李道宗领兵打跑了。

李世民领兵继续前行。

走到辽河沼泽地区,前面有烂泥水洼二百多里。

当下命令兵士用箩筐搬运干土填铺泥沼。

泥沼最深的地方填土不顶事,就锯杀树木,搬运树木,排上树干当简易桥。

李世民领军队到了马首山(今辽宁辽阳首山),江夏王李道宗率众前来迎接。

第二天,李世民自领600骑兵,来到辽东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回到明末闯天下
回到明末闯天下
明末乱起,人命如草芥,重生在这个时代,满腔热血逆天改命,搞发展,争天下!让遗憾不再,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今晚去你家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世代受仙女庇佑的三塘村,同时受三汪水塘的滋养,村民厚道、淳朴、勤谨,村子表面看去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不乏好吃懒做、自私偷盗、淫邪风流、肮脏勾当。利益引发的摩擦从无断绝,房系斗争、族系争斗、村系斗争不断升级。村子历经各种灾难,在斗争中发生改变,在改革中历经阵痛,在蓬勃中根脉被砍,在发展中逆向衰败,仿佛失去仙女庇佑。男主刘熙风执拗,一度为求食搬离村子,在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坚韧不拔,抓住微弱生机获得重
九天玄珍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