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5章 探监商大计

太原留守李渊,眼看见朝廷摇摇欲坠,经常长吁短叹,晚上愁得睡不着。

意气风发的少年李世民毫不忧愁,只管礼贤部属,广交豪杰勇士,暗暗等待时机。

山西晋阳县令刘文静,隋炀帝晋阳行宫总管裴寂都与李世民来往密切。晋阳就是现在的太原,古称晋阳。

刘文静器重李世民,两人私交甚好。裴寂对此很不以为然。

有一回,刘文静和裴寂因公外出巡视,同在一处城楼上住下了。

他俩手扶栏杆,远远地望见远处农民起兵造反攻城,官兵告警求助燃起的烽火狼烟,袅袅飘向天边的高空。

裴寂长叹一声,说:

“咱俩都是清白不贪的穷官,现在又碰上了天下大乱,咱们怎么才能活下去?\

刘文静听了抿嘴微笑:

“天下局势变化是可以观察推断出来的。咱俩如果能心往一处想,就不用担心将来贫穷潦倒!”

裴寂追问他说:

“刘大县令有什么高明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刘文静说:

“乱世出英雄,你注意过李渊二公子李世民吗?”

裴寂摇摇头说:

“他虽然颇有些卓识远见,确实才智过人, 但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能成什么大事?”

刘文静说:

“这位李公子虽然年纪轻轻,可是旷世奇才,你别错看轻视了他!”

裴寂听了还是将信将疑。

过了几天,有隋炀帝江都行官派出的使者骑快马到达山西太原城,他手持皇帝杨广的圣旨,让李渊接旨听宣。

圣旨说:

“李密反叛朝廷,晋阳县令刘文静同李密家是亲戚,应该受到株连惩罚,令将其撤职下狱。”

李渊和刘文静是交往密切的朋友,不情愿抓他。可又不敢抗旨不遵,即派兵士去晋阳县衙抓捕了刘文静,把他关进晋阳监狱。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被关进监狱,很是吃惊。急忙前往晋阳监狱探望。

李渊、刘文静、裴寂的关系是这样:

唐国公李渊,是拥有世袭封地的一方王侯,又是朝廷的左骁卫将军。

现在李渊又是太原留守,相当于朝廷委派驻山西军事行政长官。

刘文静是山西晋阳县令,是地方主官。

裴寂是直属隋朝廷管辖的晋阳行宫总管。

裴寂不是刘文静下级,但晋阳行宫建在晋阳县土地上,裴寂时常有事情需要同刘文静协商协调。

李渊有驻军在晋阳土地上,时常因为驻军事宜、粮食供应、柴草筹备,取水通路等需要协调联系,这样往来中就日渐熟悉,彼此成为朋友。

刘文静筹备粮草有功于李渊,李渊不想关押刘文静,但是不敢抗旨不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世代受仙女庇佑的三塘村,同时受三汪水塘的滋养,村民厚道、淳朴、勤谨,村子表面看去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不乏好吃懒做、自私偷盗、淫邪风流、肮脏勾当。利益引发的摩擦从无断绝,房系斗争、族系争斗、村系斗争不断升级。村子历经各种灾难,在斗争中发生改变,在改革中历经阵痛,在蓬勃中根脉被砍,在发展中逆向衰败,仿佛失去仙女庇佑。男主刘熙风执拗,一度为求食搬离村子,在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坚韧不拔,抓住微弱生机获得重
九天玄珍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