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说,本就打退堂鼓的人更是不想搬了。
“你们愿意搬就搬,反正老子不搬!”富户道。
“那咱们也不搬,地里的庄稼还得伺候呢,就算不能种神粮,那也能种稻!”
“嗯,那我也不搬了。”
几人商议妥当就纷纷回家了,跟家里的父母妻儿说了自己的决定,还有人去跟自己的亲戚和岳家说,不要搬,他们用的说辞都是富户说的那一套。
毕竟这好好的就说要发大水,真的很多人不相信。
最终,这个村子有四分之三的人家跟着村长搬到了县城,已经算是动员的比较好的村子了,沈长安跟着下面的低级官吏走乡串户,这一幕幕的也瞧在眼中。
她先前是有些气愤的,可是转念想想,这些百姓要都能听指挥,那就不会有“愚民”这个词了,当然,这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毕竟,王朝的基石需要这些人来奠定,百姓越愚昧,统治者越高兴。
晚上,沈长安跟李郡守及罗坞郡的郡尉章大人在书房里就摆在眼前的事情商讨。
沈长安跟守将道:“明日已经过了最后期限,要尽最大的能力,保住最多的百姓,明天就请章大人派兵下去,督促这些百姓撤离,若是有不从者,直接让兵士绑了带回来,以妨碍办差的罪名先关进牢里,等洪水过后,本宫便禀告父皇,判劳役或充军!”
章大人拱手应下:“末将遵命。”
沈长安又想了想,叮嘱道:“明天务必要将事情办好,让所有能撤离的都撤离,两天后就是道长说的日子。”
“务必一再叮嘱兵士,救人重要,可是在救人的同时,也要保证你们自身的安全,将士若战死在沙场也算是死得其所,为一些不值得的人丢掉性命算什么?!”
这些百姓担不起抗旨的后果,所以沈长安才以妨碍办差的罪名去给不配合的百姓扣帽子。
“是!”
章大人领命,同时心里对沈长安很是感激,若换成其他官员,肯定会先保住百姓的性命。
毕竟,他们要为自己树立爱民的形象,将士们的性命就不怎么要紧了。
章大人领命之后立刻下去安排,这次沈长安从附近几个郡抽调了两万人马过来,为的就是协助他做好防灾救灾的事。
第二天,士兵们一百人为一队,去村里清理不搬家的人。
他们时间紧迫,可没有时间跟顽固百姓讲道理,上去就问搬不搬,不搬?绑起来往囚车里一扔,通通带走关进大牢。
百姓们吓傻了,先礼后兵,之前来的小头目态度温和,他们就忘了朝廷就是朝廷,讲道理可以,但容不得你不听话。
看着带着兵刃的兵士,又有几户人家被抓进囚车了,村民们哪里还敢反抗,之后的人都带着细软跟着队伍出了村。
都是普通老百姓,哪里有人敢硬着跟朝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