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远记得,那是自己年少的时候,在不知哪一期无名的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
【品尝过确定性给我带来的自由,我发觉没有它就活不下去了。】
[注:——格雷格.伊根《公理》]
规则怪谈游戏的新模式在带给外界人极大的麻烦与混乱的同时,也让他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
和他经历的前三场规则怪谈游戏相比,这种不需要时刻紧绷着神经对外界环境进行警惕,并对一草一木的异动都要在内心做出至少八百字的揣测的感觉,让季宏远的内心很是松了一口气。
他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十分清晰:一个被错误选中参与规则怪谈游戏的幸运者,亦或是倒霉儿。
前面三场规则怪谈游戏,他能好运地通过,不仅仅是他从不贪功冒进,并且对于周围的环境有一种近似被害妄想的警惕,还要归功于大汉国官方所做的、所有繁琐细碎的工作。
那几场规则怪谈游戏的很多行为和选择有着极大的幸运成分,他完全无法复刻。
纵使再来一次,季宏远也不是十分确定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它的隐藏要求,从而通过。
但他需要关注起以前他从来不会关注的事情:外界的局势。
纵使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季宏远也不得不承认,有大汉国官方在帮忙维持秩序,同时分析规则怪谈游戏内的一草一木,给他从前三场规则怪谈游戏的通关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由他们组织人手,在外界分析每一个选项的利弊和优劣,然后号召所有愿意投票者给出合理的选项。
这比大部分投票者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一厢情愿的激愤或种种情感,在五分钟之内得出随机的结论,要好得多。
另外,他也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大汉国官方所特意建立的安全基地之内受着保护。
如果外界的秩序没能维持下去,那么他们的安全,将很难得到保障。
这些麻烦,相对于他可能在秩序安然的情况下,一出去就被替换成下一个参赛者这种可能,让他更为不能接受。
但他也不能真的被这样的新模式养成自己的思维惰性——
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想要尽可能地保留一下自己的有用之身的。
因此,规则怪谈游戏分配给他个人的三次不按照选项行动的机会,应该在何时使用,又应该在何时保留,就十分考验他的判断了。
季宏远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不由自主地按照神秘力量的控制,将一本本书从书架上取下再放上。
它想要他们找到些什么?
图书馆和他先前经历的场景有何关系?
和他先前的经历相比,这一场规则怪谈游戏之中,规则的存在感似乎并不多,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其他国家的参赛者和他的遭遇一样吗?
如果一致的话,他们又是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季宏远一边接着对自己的疑问整理思绪,一边浏览着自己视野左上角划过的一条条弹幕——他现在已经养成了一心两用,随时随地查看弹幕的习惯。
他发现,在神秘力量控制下,自己不会去主动触碰那些已经标明好的规则。
这也给了他从容观看弹幕,并时不时回复两句的余裕。
“这些他们从书架上所拿下来的书,好像在大汉国之内不能找到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