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了天陵道寺,姜潮视线可观之内皆是万好河山。
山下看得到离绝陵山不远的望陵镇,在望陵镇时也可以看到绝陵山上的天陵道寺,难怪会取这么个名字,原来是因为两者彼此相望。
虽然这座山没有高的窜入云间,但是站在山巅之上,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过大抵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有这种感受了吧?
抬头可见天蓝,闭眼可感风吹,耳畔青丝微扬,似有风中低语。
此刻的姜潮,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众生万物,得以净化心灵,忘记心中俗忧。
只见她微微一笑,向山下而行。
因为姜潮离开绝陵山时已是午时,回到望陵镇时也已经是下午了,又因为她把干粮给了那个看似乞丐的人,所以姜潮一直饿到了下午坤时。
等到解决了饥肠辘辘后,她又给勤劳的小二一点打赏,奖励她把思思喂的好。
随后姜潮背上了小行囊,赶往圩捱县。
圩捱县。
县令府。
傅华正在和客人商谈。
“那么就拜托傅大人了!”客人拱手作揖道。
傅华同样拱手作揖道:“你且回去告诉你家大人,此事包在傅某身上,就等着傅某的好消息吧!”
“那殷某替许大人谢过傅大人了。”客人又道。
随后傅华送走客人,招呼来下属,秘密交代了一些事。
……
天色慢慢昏暗。
姜潮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圩捱县,她驾驭着马儿思思在闲街上疾奔,在闹街上慢步。
直到行至街中心一座宅院,姜潮从马背上跃了下来,牵着马儿靠近大门。
门口站着两个官兵守卫。
其中一名官兵认出了姜潮,询问道:“可是姜女君?”
姜潮回复:“正是。”
认出姜潮的那名官兵又继续说道:“姜女君可是来找县令大人的?”
姜潮回复:“正是。”
那名官兵对着另一个官兵说道:“你去把姜女君的马匹从旁门牵进去。”
随后她又恭敬的朝着姜潮说道:“姜女君,你且随我来。”
姜潮将思思交给了另一个官兵,然后跟着说话的官兵从大门走进了傅府。
“义姐可在?”姜潮询问道。
“今日大人沐修,正在家中。”官兵回答道。
姜潮点了点头,在家就好说了。
官兵将姜潮带到了主院的门口,又道:“稍等 。”
姜潮点了点头,站在原地等着官兵们通报。
不一会儿官兵就跑来带着姜潮去了书房,傅华也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义姐。”姜潮行礼唤道。
“小潮!许久不见!”傅华开心的说道,又连忙将姜潮请进了书房里,“来来,快进来坐!”
傅华和姜潮一同入座后,傅华又朝着官兵吩咐道:“大武,去让人送点茶点到书房来!”
大武立即应道:“是!”然后便退下了。
“珍珠镇到贝壳村的官道已经做好了一半,我放了劳工回家看望亲人,约莫再有一个月就能修好了,我还正想说什么时候去找你说说这件喜事儿呢!
结果你就来了,哈哈哈,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傅华开怀大笑道。
姜潮露出莞尔一笑,接话说道:“自然算了,官道的事辛苦义姐了。”
这时候傅华突然注意到了姜潮右耳垂上的单绝,她惊讶道:“小潮你!”
姜潮微微一笑,诚实的说道:“义姐,我去了绝陵山求单绝。”
傅华凑近一看,耳洞边还有一些血迹,她惊叹道:“今天去的?”
姜潮如实点了点头,毕竟耳朵上的伤做不了假。
傅华又不解的问道:“可是你为何啊?”
姜潮苦笑一声:“有一个忘不掉的人,不是他,我不想将就。”
傅华也意识到了姜潮的意思,姜潮现在已经十九了,年后就二十了,二十岁还没有成婚的女人,官府就要强行婚配了。
傅华叹了口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
姜潮反倒是安慰义姐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