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

第148章 新军制改革完成

此外,则是重甲步兵,如今东镇庙富裕了,以陈二牛的属下为基础,可以扩编重甲步兵为一百人,再多就不行了,那么优秀的甲胄,楚行也没有多少。

当然,也不仅仅是甲胄的问题,实在是重甲步兵,对士兵体能要求非常高,这么凶悍的人才,非常稀少。

如此一来,六七百多兵额,已经用掉了二百。

此外就是长枪兵和火枪兵了。

这两个兵种要求相对低一些,甚至体能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唯一要求高的地方,可能就是必须服从命令。

所以楚行决定长枪兵为二百人,这么多长枪兵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最终需要从百姓中选取。

此外,便是火枪兵了,火枪兵暂时也定为二百人,不过相对于其他兵种,有人就可以,火枪兵很多人暂时是需要拿着假的火枪使用的。

辎重兵,暂时定为一百人,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民夫,而是需要拥有多技能的兵种,类似于后世的工兵,他们除了可以运送物资之外,还要具备,维修军械,架桥铺路,构建营地,埋设地雷等用途。

这些兵种安排完,则是一些零碎的小兵种了。

比如骑兵,搜遍全山,会骑马的人,也就二十来人,这些人会被训练成斥候。斥候是独立兵种,并不算在职业军队之中。

因为他们在非战时,也是要长期在外游荡,搜集情报,绘制舆图。

类似于东镇庙的特种兵,是长期执行任务的兵种。

此外,就是炮兵了,因为目前只有五门火炮,楚行给罗三炮安排了三十人,目前正在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之中。

也就是说,盘点下来,救民军目前有七百三十人。

此外则是一些军官,东镇庙每二十人,设置一个小旗,每百人设置一正百户,一副百户,一思想教员。

如此一来,仅仅是百户,就有二十二个,罗三炮也是百户。

另外,斥候是五十人的团队规模,也有两个百户,一正一副。

不过这里面并不包括,高级指挥体系,因为楚行打算效仿之前常备军,他自己担任最高统帅,军中的参谋工作,目前由赛八仙等文官代劳。

不过编制虽然确定了,但是里面人员还非常的欠缺,尤其是火枪兵,短时间内是非常缺乏的。

不仅仅是人员的缺乏,武器也极其缺乏。

救民军虽然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但是生产工艺一直得不到改善,废品率极高,这一次从山下搜集了大量的工匠,其中包括大量为大明打造火器的工匠,如果有优质的铁,加上不俗的待遇,他们生产出来的火器,肯定会有所改善。

虽然目前东镇庙过得非常惨,但是未来,火器的生产肯定是能跟上的。

作为一支独立于大明帝国之外的政治军事力量,武器的生产和制造必不可少。

乃至于生产生活用品、工具都需要大量的铁器。

而东镇庙在老寨关于铁的产能非常有限,只能通过渠道,源源不断的在外界采购。

只是如今这种情况,会在东镇庙崛起的同时,而受到朝廷的阻挠。

也就是说,楚行再想从外界购买铁器,可能未必有那么方便了。

楚行想着,尝试一下是否可以打通与外省的渠道,因为东镇庙也有很多商品,仅靠青州府消化,多少有些困难。

如果可以打通外界渠道,一来可以吸纳资金,二来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资,三来也可以吸纳人才的流入。

新军的编制确定下来,大家敏锐的发现,核心权力就在七个百户所上,于是乎大家轮番对七个百户所的职权产生了争夺。

收回军权,压制武将的权柄,是历次军事改革的核心,要明确是谁指挥枪,才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

当然,楚行也不会因为权力,动不动就来个血淋淋。

因为刘青山和孙玉秀等人,跟太平天国时候的诸将不一样,他们的权柄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悍,而且对于楚行的历次改革,也相当的配合。

再加上楚行不跟洪秀全似得,没有强悍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楚行也并不是多么惧怕手下的将领。

所以,从始至终,楚行都是对他们加以限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想法。

相反,楚行还想对他们加以重用,毕竟这些都是创业老臣,他不想寒了他们的心。

比如,各个百户所的百户,依然要使用这些人。

比如两支火器部队,他的指挥官是秦去疾,而长矛兵百户所的百户则是刘青山和孙玉秀,刀盾兵的百户则是陈二牛和贺九牛,此外,弓箭手百户所的百户以及各百户所的副百户,小旗都是他们的心腹手下。

楚行只是派遣了一些虎贲军中,经验丰富的思想教员罢了。

不过好歹楚行也是经历过一次创业的,也读了很多史书,他知道,这些将领可以重用,但是必须能跟随自己进步。

所以他准备补充一些识文断字的中低阶武官,进入大都督府。

这就是逼迫刘青山、陈二牛等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李宗为作为东镇庙扫盲第一人,这么长时间来,也算是颇有成效,文官体系很多人已经能使用文书,可是武官这边儿差很多。

所以楚行明确的告诉这些武将,若是你们再不能提高文化修养,那么你们就会被淘汰。

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楚行这才心满意足的暂时放下军事,将心思投入到其他方向来。

因为虎贲军有完整的体系可以借鉴,只要下面人不瞎弄,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而政务虽然比较繁杂,但是这段时间,在赛八仙一干老臣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和制度,根本不需要楚行浪费多少精力。

最近他把主要时间分成了两块,一块是视察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一半用于武器的革新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
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
(大秦+祖龙+曝光+皇子+抡语+震惊政哥)一朝穿越,赵牧误把嬴政认作外出经商的老爹,想到日后咸阳尸横遍野,赵牧就要拉着富可敌国的老爹静等以后造反!嬴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赵牧:“爹说的对,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拿走大秦更有道理!”嬴政:???赵牧:“不学礼,无以立!吾未见刚者!不学会礼仪来尊重我,我就打到他无法站立!我还从没有见到过身体刚强到我打不坏的!爹放心,天下是咱的
玻璃爱上猫
回到明末闯天下
回到明末闯天下
明末乱起,人命如草芥,重生在这个时代,满腔热血逆天改命,搞发展,争天下!让遗憾不再,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今晚去你家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世代受仙女庇佑的三塘村,同时受三汪水塘的滋养,村民厚道、淳朴、勤谨,村子表面看去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不乏好吃懒做、自私偷盗、淫邪风流、肮脏勾当。利益引发的摩擦从无断绝,房系斗争、族系争斗、村系斗争不断升级。村子历经各种灾难,在斗争中发生改变,在改革中历经阵痛,在蓬勃中根脉被砍,在发展中逆向衰败,仿佛失去仙女庇佑。男主刘熙风执拗,一度为求食搬离村子,在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坚韧不拔,抓住微弱生机获得重
九天玄珍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