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事……赵四郎等为富不仁的商贾在锦衣卫缜密的部署下已经被一网打尽,这颗毒瘤也从关中大地上消失不见!”
否定了刘春雨的想法,朱存极开口说到,“这次叫你来是锦衣卫从那些乱臣贼子的家中抄没了大量的财产,想叫你户部参与进来,对这些财产进行一个合适的分配。”
“王爷,账册清算等本就是我户部的责任,臣会派人与锦衣卫接洽,处理一应事宜。”
听朱存极说完,刘春雨松了一口气,这些事本来就是他户部该做的事,他责无旁贷,自然能将其处理好。
“这是这次抄没财产的名单,你看看……”
说着朱存极将石虎给他的名册递给刘春雨,刘春雨将茶杯放到一旁接过一看,瞬间被上面记录的数字给惊呆。
他刘家原本就是西安城里排得上名号的商户,这几年与秦王府结亲后借着王府的东风让家里的生意更上一层,如今已是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大户。
不过即使家底殷实,在看到名册上记录的那些物品加起来的价值时依旧忍不住唏嘘,有这么多钱财还要将手伸向王府重点关照的工程,那些人不死都天理难容!
“不知王爷打算对这些财物怎么分配?”
将名册合上,刘春雨将目光看向朱存极。
怎么分配,这是个问题!
这里说的分配自然是说将这批财物划入内库与国库的比例,内库为私,存放的是秦王府自己的钱财,国库为公,放的自然是整个天下的钱。
名册上的财物折银一百多万两,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是将大头划入内库还是划入国库他不敢擅作主张,只能听朱存极的决策。
“这个问题还是你来说吧……”
见刘春雨将目光看向自己,朱存极不由指了指一旁的儿子,因为对于这笔钱的用途他们爷俩已经商议过。
“表哥,对于这批抄没的财物你回去后尽快将其兑换为等值的银两,其中一成充入内库,五成划归国库支用……”
见状朱辅焕将商议好的想法说出来,一成归内库是因为现在没有朝廷的供养,秦王府只能自力更生,加上要养关中的其他宗室,花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至于国库,前期已经从秦王府的财政里拿出一半,大概有三百万两左右,如今再加入五十万,省着点用的话维持明年一年的财政开支绰绰有余。
“那其余四成如何处置?”
刘春雨问到,一边的冯师孔也好奇地看过来,充入内库或是划归国库他都能理解,其余的四十几万难道要单独拿出来?
“表哥家里可有开设钱庄?”
没有回答刘春雨的话,朱辅焕转而问到。
“钱庄?”
刘春雨一愣,不明白表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他想将剩下的四十多万两银子存入钱庄吃利息?
“家里不曾有过钱庄……”
虽然猜不透表弟的心思,刘春雨还是摇了摇头。
“没开过也不打紧……”
虽然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朱辅焕也不灰心,“那表哥可有开设钱庄的想法?”
“您的意思是打算用那四十多万银子入开设钱庄?”
没来由的,刘春雨被这个想法给震惊住,就连一旁的冯师孔也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开设钱庄,朱辅焕到底要干嘛?
这钱庄大多数干的都是放贷的勾当,而且是高利贷,能让人家破人亡的那种。
他之前提议的朝廷经商就已经饱受他人诟病,如今再染指高利贷,岂不是不给老百姓活路?
心想自己在此就绝不会放任朱辅焕胡作非为,这笔钱就算他自己胡乱花出去也比让他拿去祸害百姓的强。
身为秦王府的内阁首辅,他有这个责任去阻止朱辅焕对老百姓产生危害。
“殿下……”
电光火石之间他便组织好语言,不等朱辅焕开口便跪倒在地,准备劝说其放弃这个可怕的提议。
“冯阁老请听我把话说完……”
见冯师孔刷的一下跪倒在地,朱辅焕先声夺人,“如果你听我说完后觉得我说的不在理你再反驳不迟!”
不是他喜欢打断他人发言,而是他知道对方要说的是什么,如果不打断他的长篇大论,只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口说话。
“我……”
刚组织好的话语突然被朱辅焕打断,让冯师孔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其在心里不断咒骂朱辅焕,当真是不知道尊老爱幼,突然打断他人发言是很不礼貌的知道吗?
不过即使难受他也得忍着,谁叫对方才是老大呢!
不过他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朱辅焕接下来的话不能让天下百姓满意,他拼着首辅不当也要据理力争,不能让其倒行逆施祸害天下百姓。
“钱庄的赚钱之法是利用老百姓在其存款放贷赚取差价为生,多数大的则实行两地甚至多地汇兑的汇票,极大的方便了往来的商旅!”
“说起来在春秋时各国货币不尽相同,使货币的兑换已经存在,至汉朝时,货币的兑换已经出现,到唐宋时有所发展,彼时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从元朝到本朝,历代皇帝都有用纸钞取代银锭和铜钱使用,奈何民间对纸钞不信任,导致纸钞、银锭、铜钱三品并行,且多种公私商号兼营兑换事宜。”
“本朝英宗年间,大明宝钞严重贬值,朝廷不得不开放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
“此后由于私钱庞杂、铜钱重量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因为钱币种类繁多,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专门兑换铜钱的钱铺应运而生,不过初期的钱铺有私融私铸和贩卖铜钱的行为,为了约束这一乱象,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
“后来为了解决铜钱的兑换,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时至今日,钱币的兑换场所也由钱铺改为钱庄,并且其经营范围内不止于钱币的兑换,更兼对外放贷以赚取高额的利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