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有钱的生活;没钱,有没钱的生活。
大海村中的这群乡亲开启了省钱模式。
这年头,大家都是在外打工的,你是装水电的,我是贴地砖的,他是做木工的,这近十人组成一个小小的装修队,统一干活。
不要钱。
对,不要钱。
换工。
我给你把房子装修完,你给我把房子装修完,大家把活做完就成。
装谁家的房子,谁家多来几个人就成。
这又不是冬天,铺张纸皮在房间都可以睡觉。
这样一来,大伙发觉我们也是有用的人。
谁做的活好,还可以比较。
谁说就一定要请师傅?我们这些人不是师傅吗?
不要太小看人。
省钱省到一定模式,就是利害。
听说了吗?隔壁的小区不让外面的人将沙子水泥运进去,只有他们自己的运输工队才可以。那自己的比外面的贵,而且是盖小区的老板的亲戚。我们这个我们说了算。我们是统一搬迁的小区,他保安敢管?拳头送上。
我张老汉走南闯北,都是自己说了算,还没见谁气硬地在我面前蹦蹦。
装修房了。
大海的父亲张发财那个忙啊,这些纸皮天天就能卖。
当然了,更多的是打下手,充当小工。李玲玲抱着她的孩子在家帮忙做饭。
虽说不给乡亲工钱,但这饭还是要管的。不管饭,他们吃什么?
当然了,有些人在县城没有住的地方,都是一起在面馆吃的。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开饭。
一份炒面,一瓶啤酒。最近,这小区外面的面馆生意火了。
别的不说,就那些穿的一身土的男人,是他们这儿的主流。人进来后,一碗面费的面汤,一盘免费的大蒜,来瓶冰镇的啤酒。咱老陕就爱吃蒜喝面汤,这生活就是美啊。给自己家装房子,用料自己说了算。
你说,划算不划算?
这算下来,房子别人元能装好的,自己元搞定了。
其中,一部分人这样互帮;另一部分人,还是采用请自己的亲戚,他们装费点钱,自己放心。
最省心的,就是那种包工包料。
啥事不管,到时就像个老板一样,验收就行。
这年头,花钱的才是大爷。
“大海,你家房子装好了吗?”
“在做厕所的防水,快了。”
“我家装好了。还说要什么散气味,叫什么甲醛。你说,这事把人气的。咱农村谁说这事。不过,新装的房子,人进去那味道受不了。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比厕所的味道还臭,把人熏的睁不开眼。”
大海知道这人在炫耀:“叔,那门窗开几天就行了,你看啥时候请大家吃饭啊?给你热闹热闹。”
“这行么,反正就是这几天的事。”
“你这抠门鬼。请乡亲在县城的高档饭店吃一顿,大家又不白吃你的。都会给你上份子钱的。”
“叔不是说这个,知道这规程。只是,以后谁见谁就为难了。这县城是楼上楼下,不是咱现在村上一出门就是一片土地,实实在在地。还是住在咱村上好。”
张大海现在已经深得聊天的精髓,就是戴高帽,夸人。一个劲地夸人。好话不要钱,还在让人高兴,为什么不呢?说那些惹人生气的话的人都是傻子。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
余下的时间,就是乔迁之喜。
咱老农民,叫什么乔迁之喜,就说搬房请客吃饭,认门,以后知道自己住在哪儿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