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凤英住在这医院,张太平和岳母出去逛。医院的老房子有点陈旧了,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诉说着这座医院的历史。也间接地向人们证明了它的技术。
有些话,还是不要当着这疯女人面说。她知道了,全世界都知道了。
“太平啊,你可能是第一次来,这儿比咱们县城黑暗多了。大街上随随便便有个人都可能有交易。别的不说,那些开面馆的,有可能是某个医生的熟人或是亲戚,就连住宿之类,都是一条龙服务的。”
张太平听了这话,总觉得世界不可能这样吧?
“你还别不信。不信咱们出去吃面,你问附近有没有住宿的,会给你名片。我以前和你爸来过,当年,这儿还比现在还穷。那时候,这儿的人就是相互帮衬着赚钱的,他们是一个团伙。”
听到这儿,张太平才想起来,这岳母以前来过两次,这是第三次带女儿过来。
这李凤英,看来,这医院治不好她的病啊。看来,这李凤英就属于精神病里面那种较难治愈的。
听到这儿,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
钱又白扔了,看来,她得的这病,不是一般的药能治好的。
好了,这就当人生最后一次为这个女人投资了。
瞎了眼了,现在村里抱养一个小孩,都要花6万元。算了,只要治好这个女人,说不定还能生两个孩子,这本就回来了。
娘的。
日了狗了。
这日子,过真过成日子了。提起裤子找不到腰了,真的把人烦死了。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头大过!
走进一家面馆:“老板,来两饭炒面。”
张太平看了看墙上,一碗炒面12元,油泼面大碗10元,小碗9元。价格还行,和县城持平。自己所有的县城,这些年就煤矿拉高了消费。房子一平方从2300元涨到了5300元,一下子架在了半山腰。现在,某某园都卖精装修5300元,一下子把其它房地产商打脸了。
人家这个拎包入住,你那个毛坯房还4200元?你疯了不成,想抢钱?
“老板,你这面手艺不错,够味道。”拍马屁,说好话是与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法宝。
“那当然,我在这儿开了6年面馆了,凭这小面馆给两个儿子在省城买了房子。”
有门道。果然,人人都爱戴高帽。就连猫和狗,你顺着毛抚摸,它们都会躺下来一脸的享受。
张太平接着问:“老板,这附近有没有长期房出租?那种便宜的,冬天还不冷的,你看,现在快入冬了,天马上冷了。”
“这个啊,隔壁这个蓝铁皮的,一晚上16元,讲一下价,一晚上15元。远处的宾馆比这个好点,能洗澡,一个月500元。不过,咱庄汉人,住这个划算。那个好房子,除过能上洗手间和洗澡,别没什么好。这个便宜的,砖房,接地气,出来就是院子,人住着不闷。”
经他这一说,张太平大概有了主意。
吃了饭,张太平和岳母走在马路上:“妈,咱们去看看那个房子吧。”
“好,人多,不方便说。你爸给了我5000元,你就放心吧,他让我生活用。”
“替我谢谢我爸。”
“唉,都是这精神病把人害的。要不是这病,你和李凤英也不至于过成这样。”
当然了,要是李凤英没病,会和身边的姑娘一样的要求,彩礼15万,要房,要车,也不是他张太平能娶得起的。
这就和大清早去菜市场买菜一样,你挑的是处理货,自然价格低。
“要不咱住这便宜的房子?”岳母试探地问道。
“住就住好点。住远点也行。大冬天的,人上外面公厕不方便。医生也说了,住一个月院,能住在外面治疗就住在外面。到时,你们想洗澡就洗澡。要两个床的那种,咱自己买个床单。”
岳母点点头,也是。
生活的久了,人住不好,白天就没精神。
“如果以后治不好怎么办?这是第三次了。”
“好歹生个孩子就好。回家时,再多带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