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给老三打电话了,怎么还不回来?”
是,这拿主意的事,还是要人家老公来。这就和住院一样,签字时,要能承担起责任来。
这年代,谁拿主意谁花钱。
咱虽是一个大家族,也不好帮别人做主。
“妈,妈,我回来了,我媳妇怎么了?”
“你还不忘开着三轮车回来。你媳妇要紧还是这点玉米要紧?”
这老三人就是个瓜子,这骑虎上山的光景了,还顾他这点玉米?
“你进来看,你媳妇这口吐白沫,这是啥病?”
老太太也是人精,自己仅知道的症状不说出来,机会留给旁人。
“媳妇,你这是怎么了?你可不能丢下我和孩子啊。”
“老三,先把你媳妇叫醒,这我三个人刚从地上抬到炕上。”
老太太想想:“来,这是针,你眼神好,用针扎在嘴唇上鼻子下这儿扎一下。”
老太太从墙上取下缝衣针来。
老三拿着针,颤颤巍巍地说:“妈,这法子管用吗?”
“管用。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
老二媳妇说:“这是人中,咱妈说的这个地方是急救的穴位,你扎一下试试。”
众人都要看,就和撒了老鼠药,看老药上不上套一个样子。见不见效,试试就知道了。有枣没枣,打一杆试试。
这年头,试儿媳是不是装的,就用这招。
有些女人,受不了疼,一针下去,这药到病除了。
那真是,一针见效。
当然,也有人为了某种原因,和身边的人生气,那叫个以假乱真,你试不出来。
“媳妇,你忍着,你受苦了。”自己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啊——”老三媳妇牡丹一声喊:“你个天杀的,拿针扎我干吗?”
“娃他妈,我用的是针尾巴,不是针头,你看,针把我都扎出血来了。”
老太太问道:“牡丹,你醒来了,你刚才怎么了?怎么晕倒在房间了?你儿子都吓哭了,喊了我们几个来救你。”
这帽子先要给戴正。
对,我们是救你。
不能让你夺了先声,不能说我们在害你。
这大忙天的,秋收,人都忙着,谁闲的来害你。
“你醒了,那我就回去了,刚来抬你,我灶间还在烧水,面还没做好。”老二媳妇那叫个精明,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事,八九不离十。
这种事,自己躲远点。
大过年的杀鸡,狗不能上前看热闹,小心,溅狗一身血。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把戏谁没使过?
就和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样,就看谁的把戏耍的好。
别的不说,这每周三晚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栏目一样,过来过去就唱那么几出戏,就看谁的扮相美,谁的唱功好。一样的老掉牙的唱段,就要比出不一样来,比出花来。
看来,这老三要用票子平息这事了。他媳妇牡丹那鬼心事,一准谋划着事。
马王爷三只眼,轻易不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