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末世斩巨兽

第247章 缩地成寸和活灵活现

第247章 缩地成寸和活灵活现

队伍在陆岩的催促下,加速赶往森林线。

他本人则骑着饼干,先一步抵达。

脚一踏入森林范围,陆岩就能看到队伍信息不断刷屏。

刘铃受伤,云天从重伤昏迷,吕义安重伤,王史昏迷,就连林涛也处于濒死状态。

任他怎么向刘铃发起心灵沟通,却都得不到反应,一如当初拨打女朋友电话,都提示已关机一样。

“女娲,立刻定位队伍队友所在位置。”

虚灵女娲只是用了三秒钟,就完成了地位,并把位置标注在了黑蚁平原的地图上。

地图的方位有,距离也有,就是地形地貌有限,基本上都是陆岩曾经走过的藏蚁巢山周边环境。

其他的位置,都被黑雾所笼罩,看不清。

这他很好理解,就跟游戏一样,没探索过的地方,就没有开图,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他现在位于黑蚁平原的西南方向。

刘铃最后一次所在的位置则是位于黑蚁平原的东北方向,距离藏蚁巢山有不小的距离。

想必是刘铃等人为了找到他,而不断的往东边探索。

这两边距离有点远,按照女娲的计算,就算饼干不吃不喝不停歇,陆岩想要抵达刘铃所在的位置,都需要走上二十多天。

没办法,黑蚁平原,实在是太大了。

这时候凌兰楠缓缓的飘过来,他的脑海中传来她的话语:“看来你的小情人,是遇到危险了。”

这女人,判断的局势是真敏锐。

陆岩叹了口气,他回过头扫了眼其他人那心急火燎的赶过来的样子。

为了救刘铃,他恐怕要跟饼干轻装上阵,奋力赶路了。

凌兰楠最先飘到他身边,看着他焦急的模样,捂着嘴轻笑道:“现在是恨不得立刻飞过去吧。”

陆岩点点头,没有否认。

女娲计算的二十天路程,那也是直线距离。

实际上黑蚁平原哪怕以平原地带为主,依然有许多复杂地形。

用脚走过去,难免有弯路要走,这一路恐怕得四五十天才能到。

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你能帮我飞过去吗?”他问道。

“那他们呢?”凌兰楠示意那些快来到跟前的人,其中丁五六跑的最快。

“我的队友有危险。”

“他们也是你的队友。”凌兰楠很享受看他为难的样子:“我知道了,感情这事情还讲究先来后到是吧。”

“陆大哥!”丁五六气喘吁吁的落地,“发生什么事了?”

“对不起。”陆岩扫了眼其他人,“我有急事要去处理……恐怕你们需要自己选择方向了。”

“什么?”丁五六傻眼了,“是因为那几位朋友吗?我也可以赶过去的。”

“不行,太远了,我们人太多。他们有危险,我必须尽快过去。”

“我帮你!”

凌兰楠笑道:“傻小子,你怎么帮?还是说你的青龙附体还有什么没有施展的异术可以帮到他?”

丁五六想了想,又摇头。

凌兰楠倒是抱起双手,飘得更高,笑吟吟的看着心急如焚的陆岩。

梁新日等人终于赶到,还有那些普通平民,以及十名雏鹰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