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内卷:我的宝可梦太努力

第203章 指定进化石,又见洛冬儿!

远方传出一阵奔腾的脚步声。

地面有些晃动。

站立在草地上的神院特招生面面相觑,不禁松了口气,饶是他们也被那只山岳般庞大的请假王给吓到了。

很多资质S级的精灵也是摆起了防御的架势,生怕请假王突然狂暴发飙。

压迫感来的太过强烈。

也太突然。

谁都没有想到,一个看似弟弟般的小男生,竟然是个隐藏的大佬。

听他说的话。

似乎还是低阶神院的特招生。

等等!

为什么一个低阶神院的特招生,会比他们这些高阶神院的精灵等级还要高。

那只请假王应该有39级了吧!

到底谁才是高阶神院的?

一瞬间。

反应过来的高阶神院特招生们,纷纷出现了怀疑人生的表情,他们看向自己脚边的精灵,君王蛇、冰鬼护、天蝎王....

“或许,最近是时候该进行特训了?”

不知是谁先这样念叨了一句。

随后。

站立在大殿前的十几位天才训练家纷纷点头附和,觉得此话有理。

[叮!]

[您的到来,成功引起了13名天才训练家的紧迫感,他们为了追赶您的脚步,将进行为期10天的等级提升特训!]

[期间,您将获得他们特训经验总量的30%!]

[感谢您为内卷大业做出的努力!]

[本系统将为你奉上一件随机的商城道具,作为鼓励!]

[商城道具抽取中....]

[您获得了一枚“指定精灵进化石”!]

(选中一只精灵作为羁绊之友,您与它的亲密度将提升至满额,进化石可与钥石产生反应,进行短暂的Mega进化。)

听着耳边传出的系统提示声。

正在赶路的江晓神色一滞。

他有些惊讶。

没想到一次意外,竟让他因祸得福。

得到一块完美适配度的进化石。

要知道,任何一枚进化石,哪怕是大针蜂、黑鲁加之流的进化石,放到联盟拍卖行都足以卖到上亿的天价。

有些稀有点的。

如,血翼飞龙进化石、班吉拉斯进化石....

更是有价无市。

哪怕是在系统商城里。

也要花费10万声望的巨资购买。

江晓在买完超级手镯后已经捉襟见肘,就连训练沙袋的声望他都快凑不齐了,何况是10万。

“指定精灵进化石?”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进化请假王?”

江晓尝试性的将手中这枚七彩的特殊进化石贴紧了请假王的额头,以他和小懒的亲密度,若是能Mega进化。

绝对一下就成。

然而....

失败了。

准确点说,没有任何反应。

看来请假王超级进化的美梦是破碎了。

毕竟以它670的种族值,要再Mega进化就真没神兽什么事了,直接无敌。

左手吊锤原始回归固拉多。

右手吊锤焰白酋雷姆。

不过仔细一想。

请假王进入[斗志燃烧]状态可一点不比Mega进化差,甚至犹有过之,毕竟体型增幅和能力值加倍可不是盖的。

尤其是它的加强版火焰拳。

连大地都能烧穿。

江晓又叫出了幸福蛋,继续将进化石贴紧它的额头,发现没有反应后,算是彻底气馁了。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

“我这钥石、指定进化石全都凑齐了,就差一只能Mega进化的精灵了!”

“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太难,做任务会死人的
修仙太难,做任务会死人的
穿越成修仙菜鸟白婉儿,为救师傅还魂,要炼制天下第一丹药。做任务,寻药材。神兽妖兽的毛是不好拔的,上古神树的果子是不好摘的,鲛人的眼泪是不好骗的……面对失败死亡接近百分百,成功接近零的任务,白婉儿只能发挥脸皮比墙厚,嘴皮子比油溜的功夫,一点点靠近目标。没想到还还收获了……
写一写挺好
开局签到轩辕剑,老祖吓跪了!
开局签到轩辕剑,老祖吓跪了!
开局只签到破剑?没关系,我能让签到奖励万倍增幅,直接变成签到轩辕神剑!灵根垃圾,只签到上品灵根?没关系,我能万倍增幅,直接变成签到万古无一的创世灵根!不会炼丹?没关系,我直接签到仙帝级精神力,手搓仙丹!且看手握签到奖励万倍增幅的李锋,如何只手遮天,碾压天才,将一切宝物和仙子尽入怀中!
肥龙果酱
修行讲究天赋跟脚?但我上面有人
修行讲究天赋跟脚?但我上面有人
谁说死后归故乡?何处青山不埋人。万念俱灰的青年在山头伫立良久,猛然闭眼一跃而下。说来也巧,临近落地却被“人”所救。.....这里是修仙世界?我没修为怎么办???:没关系,只要你想,我会出手!
重骑兵
魔龙老祖两岁半,抱着死敌喊爸爸
魔龙老祖两岁半,抱着死敌喊爸爸
堂堂魔龙老祖,竟在和死敌决战前被雷劈成两岁半小娃娃?被迫喊爸保命?一到天界,就要给她选十个童养夫,二十个优质备胎?行,既然你这么闲,那就别怪本龙天天给你找事做了!哮天犬的牙不错,拔了!天上老君的宫殿不错,掀了!王母娘娘养的万年锦鲤不错,炖了!牛魔王对大公主一往情深?这红线,我牵了!王母娘娘不让玉帝纳妾?这媒人,我做了!要问坏事谁做的?那绝对不能怂,肯定的留下字据:我是凤渊女儿,请找我爸爸要赔偿!小
顾雪凝
沉浸式西游
沉浸式西游
用读者乐于接受的语言,完善古典名着的情节,讲述各型人物、神魔的成长故事,力求展现真善美的力量。
翰林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