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 柳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做梦都没想到,身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因为带动了全民经济让老朱给盯上了。“老朱!这县令我不当了,你放过我吧!”老朱急了,“别啊,兄弟,你要是觉得委屈了,给你升个官啊,再给咱家造个那个什么永动机呗!”柳阳急了,“这官谁爱当谁当,我要去勇闯天涯!”“兄弟,别走啊,天下都给你,你说的坦克大炮也来一打呗?”
- 四页菡萏
第174章 拒不相见
听到红衣大炮这四个字,李秋远的心脏都漏跳了半拍。
看来他之前推想的果然没错,雁荡城内果然藏着这种大杀器。
聚雄关城墙高度平均都在三丈以上,完全能够抵御骑兵的进攻。
虽然城墙上并没有设立炮口,可是他们完全可以临时开凿出来。
有了这些红衣大炮守城,辽国骑兵除非能够插上翅膀,否则绝对难以逾越聚雄关的防御。
只不过十二尊红衣大炮的数量似乎有些太少!
李秋远强压住心中的喜悦,试探性的对燕王问道:“王爷,聚雄关连绵数百里,区区十二尊红衣大炮,恐怕不足以抵御辽国的骑兵吧?”
“聚雄关的防线虽长,可是辽国骑兵却不会在平原地区成扇形进攻,这样分散兵力,乃是兵家大忌。”
“我要是辽国的将军,那首先就会依靠骑兵推进,借此掩护步兵兵临城下。”
“只要步兵能够来到聚雄关的城下,那就能为骑兵争取到突破的机会。”
“本王曾经也去过聚雄关,了解过聚雄关的情况,聚雄关城墙太高,城墙下方完全就是死角,而他们的城门恐怕也不足以抵御数万辽国骑兵的进攻。”
“这十二尊红衣大炮完全可以替你打破辽国骑兵的掩护,等到那个时候,辽国的精锐步兵就会暴露在聚雄关守军的眼皮子底下,但是无论如何,占据优势的都是你们!”
燕王毕竟是行伍出身,对于兵力的调控和敌方心态的揣摩,自然是要远强于李秋远。
听到燕王的这番分析之后,李秋远点了点头,同时心中也萌生出了一丝赞许。
燕王此番分析的确很有道理。
辽国本来就是兵力匮乏的国家,所以他们的攻击肯定是正面冲击,绝不会选择铺开阵营。
倘若真是如此,那这十二尊红衣大炮到真能在平原地区建立奇功。
想到此处,李秋远点了点头:“多谢燕王仗义相助!”
“欸,话别说的太早,我之所以愿意借兵给你,可并不是为了帮助你或是朝廷,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雁荡城的子民能够过上安稳日子。”
“你刚刚分析的没错,只要辽国愿意向晋国称臣,那瓦剌和鞑靼就会俯首称臣,到时北方便可以平定。”
“本王虽然没有收到朝廷的圣旨,不过我知道这肯定是皇上派你来的,既然如此,那你就替我转告皇上,这些年来本王和雁荡百姓已经为国付出良多,希望他能够多关注一下边境地区的民生,匡扶百姓,以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这次见面燕王的表现和胡万生之前所说的有着极大的差异。
李秋远向来不信别人的描述,他只信自己的眼见为实。
听完了燕王这番话后,李秋远点了点头:“王爷放心,我一定会将您的意思如实转发!”
“嗯,还有一点,那就是日后不要再做梁上君子,如果下次再敢不请自来,别说本王对你不客气!”
燕王这话说的,虽然严肃,可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李秋远明白燕王这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话说至此,两人的关系也已经拉进许多,李秋远试探性的对燕王问道:“王爷,八皇子现在就在客栈等您,您真的不和他见一面吗?”
燕王闻言摇了摇头:“本王当初来此就藩的时候,八皇子还未出生,我们两个虽是叔侄,可却并没有什么情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