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价格降不降,不降我就去别人家买了’。
粮商们只得跟着咬牙。
卖。
他们就不信了,还能卖亏不成!
余多多两车满满的粮食也就只卖出了一点商户,卖了两麻袋一百斤的粮食,还剩下五十八袋,心里松了口气。
还好,这一关算是过了,七天后还得再发挥一次。
暗地里自己人余明提议派些人,趁着粮食下降,偷偷摸摸从粮商那里买点粮食,这样粮食就更多了,后面再降价就能卖给更多的人,好在被余多多制止了。
余多多是余管事家的孩子,第一次出来被派如此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出门前,他爹可是再三叮嘱,商家们贼精着,他爹可是长期跟他们打交道,在他看来,他爹就够精的了,能被他爹称为精的人,他绝对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一旦被发觉,他们的粮食绝对是不够撑下去的,反而会一口气被商户们吞下。
七天日期转眼就到了。
这几天,徐州城商户们把久压着的粮食出了一大部分,还有小部分放在明面上,一小部分则是存着,不多,就一个念想。
这次外来商户那个余多多是发狠了,一大早就开始嚷嚷外面的粮商要来了,他一定要在今天把剩下的五十八袋粮食卖完。
商户们纷纷去看。
我的乖乖。
对他们来说那真的是在‘血本大卖’。
一两黄金随意挑三斤粮食。
任何粮食都可以,只要车上有,随意挑。
商户们急眼了,这时清点各自库存,发现对方两车粮食是真的多,他们还盘下了个店,直接取名多多粮食店,五十八麻袋,一麻袋一百多斤,他们库存都没有这么多了。
下面的人问:“掌柜的,我们还跟着卖不卖?”
掌柜的咬牙。
说不卖吧,马上就要不值钱了,说买吧,总是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看看其他家怎么说。”
每个商户都在私下里交谈,要不是余多多他们得了官府人的照看,他们还真的想要做掉他们。
商户们甚至想要煽动平头百姓去闹事,偏偏百姓们坚信粮商马上就要到了,连他们用粮食引诱都不起作用,家家户户居然还能找到一点点余粮。
就算觉得有些不对劲,问来问去就只要一句话,粮商要来了,气地这些商户大脑发涨。
四个月前从一开始赚得头脑发胀,到后面抢粮食红了眼睛,再到现在急得冒烟,眼睛都是通红的。
“卖!跟着卖!”
粮商们是咬着牙说这话了。
其实对比冰雪封路前,一两黄金卖三斤食物都是赚至少有四十多倍的钱,就是因为商户们胃口全部被吊起来了,何况他们还花重金买下精米精面粉,他们之所以这么愤怒,全因为他们赚的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多,还被平摊了成本,让他们如何不气。
正要找之前被他们监督着的粮商晦气时,发现人全跑了,气得更是病下了几个商户。
余多多很快就出了一车粮食,虽然其他商户在跟着卖,但是都有所保留,连带卖家家里都不愿意存粮。
十四天过了,他们还剩下二十八袋粮食,还有六天,接下来六天不好糊弄了。
商户们卖完粮食后,清点了库存,几乎每个商户的粮食都差不多,明面上都剩下两百来斤的食物,背地里就不知道了。
大雪已经不再下了,初春的气息慢慢开始升起,而大路尽头迟迟见不到外来粮商的影子。
十五六天了,很多商户头脑逐渐清醒,要是路通了,怎么可能现在还没有粮商来,他们做粮商的可是知道,哪里有利可图就去哪里。
他们暗地里把价格微微回调,富商们不买了,余多多同样也没有卖出去,百姓则开始缺粮了。
眼看老百姓又吃不上粮食,一碗水里几乎没有米就一天,余多多他们表示不忍。
二十八袋粮食就这么敲锣打鼓地分给了平民老百姓,他们派人混进去,除了一两个带回了一斤粮食,其他都被识破了。
余多多是这样说的。
粗米粗粮食都多得卖不出去了,他们来徐州时间够长了,得回去再运些精米精粮过来,东西都不带走了,反正买的时候花不了几个子,就当为徐州老百姓尽一分力了,以后他们可是要在徐州城继续行商的。
这一招绝,但是商户们表示做不到。
在他们预想里,百姓生死是官员们的事,要是百姓没粮了,官员就该开仓救济,甚至花钱买他们手上的粮食。
这么一想,他们突然发现这四个月下来,饿死的百姓居然不多啊,连带树皮还有些剩在树上,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保护徐州城几十万普通百姓一样。
别看二十八袋粮食多,真正分下去,根本就不够分。
戏要做全套,把粮食分完了,他们就要在商户们眼底下溜走了。
可他们钱财太多了,只能暗中把钱财转出去,至于人嘛,浩浩荡荡往城外走,因为十七天了,道路是真的通了,接下来就等真正的粮商到来。
楚玉就是这时把最后五百斤粮食从枣庄运回了楚府。
楚风天天忙,倒是因为没有出现大批量死人,脸色还算过得去。
楚玉直接把这五百斤粮食交给了楚风,并且把话说明了。
“爹,此事一结束,您定是调回京城的,这百斤粮食是女儿庄子里仅剩的食物,为了爹的功绩,女儿交到您手里,您自己决定是要送给百姓搏个美名还是留在府里吃了。”
五百斤食物,连百姓一日粮食都不够,但是一人分两碗粥,再加上府里存下的食物,还是够的。
而且五百斤食物说打眼也不打眼,按照府里的钱财,买也能买下,倒是有种倾尽家财一心为百姓的感觉。
没有多想,楚风就下定决心了。
道路都通了,没理由就因为最后几天,就撑不下去。
楚风的意思就是楚府的意思。
楚玉带头把自己从楚府里存下的私房钱全部拿出来换成粮食投进去,有了楚玉的带头,后面的庶女也跟着投,只是他们投得不尽心,一对比,楚风就觉得嫡女跟庶女总归是不一样。
庶女果然因为姨娘出身不是名门千金终究短了目光。
楚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不乐意在楚风心里评价是如此的低,她还想着转头对她父亲撒个娇,让递出去的物品转个头换更好的来补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