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新宋

第22章 夜雨阑珊

段紫烟与柳贝儿同榻而卧,心中想起亲人,不免心伤。

辗转间低声询问柳贝儿:

“姐姐,你在世间还有几个家人?”

柳贝儿此时亦正在雨声中伤怀,忽闻段紫烟问话,拨到那根旧弦,哽咽答道:

“除了兄长......算得......半个吧,举世再无亲人了......”

“真好,姐姐,我真羡慕你,还有个人相依为命。如果现在上天能还给我一个家人,就一个,哪怕是那最淘最皮最喜欢惹我生气的九弟,我也余生无憾了。”

柳贝儿心中怜惜不已,自己虽常感命运不公,夺走双亲,但现下所拥有的家人虽只有“半个”,却也竟是这个一国公主羡慕不来、求之不得的。

无法安慰,只轻轻拍着蒙头哭泣的段紫烟,忽听得其从薄被中传出低如蚊鸣般的声音:

“姐姐,珍惜眼前人......”

——————————

狂风未住,丝雨飘飞入窗来。

石府婢女小昭起身望向雨夜,哀叹一声,抬手关起窗户。

“小昭,今日是怎么了,唉声叹气的?快坐过来。”

小昭在石慕怡竹榻边坐下,幽幽道:

“小姐,你说以后要是姑少爷不喜欢小昭,小姐和我是不是便要分开了。”

“表兄?!他是不是欺负你了?我明日便寻了姑姑为你做主!”

“不是的不是的,我想着小姐你日后嫁给姑少爷,但他却不喜小昭的话,岂不是要撵我出去......”

“嗨!莫要担心,我才不会嫁给表兄呢,我的意中人一定要有情有义、文武双全、才思敏捷、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否则我才不轻易出嫁呢!”

“呃......那小昭只好陪着小姐一起——守活寡啦,嘻嘻!”

眼见逗得小昭笑了起来,石慕怡又道:

“小昭啊,咱俩自幼一起长大,连一日都没分开过,日后我要是嫁了人,定还要带着你一起过门,看哪个敢不要你!除非,除非——”

“除非甚么?”

“除非你这小妮子心里有了一个人,想嫁作他人妇,到时怕不愿做我的陪房呢!”

“小姐胡说,人家才不要和你分开呢,永远永远都不要!”

“嗯,小昭,我俩永远永远都不会分离的!”

小昭哧溜一下便躺在竹榻另一边,主仆姐妹二人手握得紧紧的。

——————————

电闪雷鸣,皆关在闺房之外。

萧家大小姐搂抱着萧家二小姐在竹椅上坐着,左手轻轻捋着小妹柔顺的发梢。

“姐姐,以后你真的都不用再去书坊里了吗,天天留在家中陪玉儿么?”

“当然啦,姐姐甚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明日就不去了!”

“那大哥哥每天都会来咱们家中给我们讲故事听么?”

“是的呢,以后就省得姐姐每天给你讲那些老故事了,玉儿早都听腻了是不是?”

“才不是呢,只要是姐姐讲的我都喜欢听!”

萧诗玉从姐姐怀中挣脱出来,跑向屋外。不一时哼哧哼哧的竟拎着小半桶热水进来,放在萧诗语身前,兀自喘着粗气道:

“姐姐,快拖了鞋子,一会儿水就凉啦!”

萧诗语看着蹲在身前要为自己洗脚的小妹,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玉儿,姐姐自己来就成了,不用你——”

“不!姐姐每日都为娘亲洗脚,现下玉儿长大了,便每日也要为姐姐洗脚!”

——————————

此刻,泉州城里,夜雨阑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